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安顺力破畜牧小生产与大市场脱节困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08:18 贵州日报

  3年前,畜牧业并非安顺的优势:传统的分散饲养方式与大市场的脱节,使很多养殖户难以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和市场风险,甚至有不少养殖户与小型养殖场无法把握市场波动而关停并转。

  如今,安顺畜牧市场年交易额达8亿多元,农民年人均畜牧收入逾700元。去年,该市优质肉类总产量11.4万吨,比2002年增长44.67%;畜牧业产值达到14.11亿元,比2002年增
长36.11%。今年一季度,该市畜牧业产值、肉类总产量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5%和24%。

  创新投入机制

  以政府投资为引导,走出金融贷款、社会投资、引进外资、农民和企业投资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发展之路。这是安顺破解畜牧小生产与大市场脱节的主要经验。

  河南柳江集团前年4月进驻安顺,投资1300多万元组建了贵州柳江畜禽有限公司,建成18万羽蛋鸡、30万羽肉鸡生产线,成为我省目前最大的蛋、禽生产基地。去年,初尝甜头的该公司又一鼓作气,投资5000万元建种鸡孵化和良繁中心,与紫云养鸡协会及西秀村等地农户签订合作协议,除了对基地1000多养鸡农户进行培训开展技术指导外,已为基地农户提供41万只肉鸡、蛋鸡的补助资金,还回收了鸡蛋与成鸡产品。该企业因此被评为省级龙头企业。

  此前,中汇畜业公司从青岛来到安顺落户发展生态畜牧业,扎根西秀区海拔1300多米的十二茅坡,种植人工草场2100多亩,坚持科研与扶贫相结合,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了国内最大的波尔山羊种羊繁殖基地。

  柳江与中汇等公司的“大手笔”投入,正是安顺创新畜牧投入机制的缩影。近两年来,该市共招商引进畜牧企业15个,引进资金2.5亿多元。如贵州湘大骆驼饲料有限公司投资建成的年产18万吨饲料厂,河北京安公司投资1200万元在建的普定太平斯格原种猪扩繁场等。

  普定县先后有近200名机关干部职工报名脱产进村发展养殖业,目前已审批进村搞示范的有106名,经该县信用中心担保后已有80多名干部职工贷款600多万元,加上他们自己的资金,累计投入养殖业发展资金1000余万元。龙场乡干部方守平等3人在牛角村领办的生猪养殖项目,带动该村58户群众饲养,年获利15万余元;马官镇干部张力在荷包村领办的纯种母猪养殖项目投资30多万元,有效地带动了当地养猪业的发展。

  事实上,该市农民自身投入也不甘落后。前年,西秀区华西办农民王刚,千方百计筹资85万元,建起了圈舍养牛245头。他的目标是要通过几年的努力,真正成为“黔中第一养牛大户”。

  据了解,2003年至今,安顺市已投入畜牧业发展资金3亿元。其中,市、县(区)两级财政投入2000多万元。仅前年,安顺市级财政投入700万元,畜牧系统多渠道争取资金3000多万元,社会投入和养殖农户的投入上亿元。财政引导资金与其它资金之比达到了1︰10左右。

  更新经营模式

  “谁说我们山区养殖户不能当股东!”平坝县乐平乡中寨村农民杨跃芬自豪地对记者说,“自从我们村农民前年组建这个股份制养殖场后,20户‘股东’去年创产值100多万,获利分红40多万。”

  让杨跃芬自豪的股份制养殖模式,是指由当地经营能力强的养殖大户或村干部负责,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农户自己出资改造的圈舍及养殖数量入股联营养殖场。单一农户仍然在自家圈舍或入股修建的圈舍喂养,只是由联营组织负责管理、销售等。

  除股份制养殖外,龙头拉动、协会带动、市场舞动,都是安顺破解畜牧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新模式。省级龙头企业牛来香公司近年就投资600多万元建成了一座400吨的冷库,投资200多万元改造产品生产线,投资100多万元在镇宁自治县良田乡、西秀区宋旗镇、关岭自治县岗乌镇等地建立了6个优质肉牛养殖基地。目前,牛来香公司已具有年产5000吨肉制品能力,产品已畅销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并进入沃尔玛在国内的32个超市。去年,该公司收购基地肉牛1.5万多头,养牛户每头纯收入在650元以上。

  去年,安顺建成固定资产达1800多万元的犇牛屠宰公司,形成年屠宰24万头牛的畜牧龙头企业和年交易肉牛30万头的大市场。依托该屠宰场发展起来的还有9家牛肉干厂、11家冷冻厂和两家骨粉厂。

  在关岭自治县断桥村林场组,当地农民对记者说:“过去卖猪卖索索(个人用绳索牵引到市场上卖),现在全是养猪协会的活。有了养猪协会帮我们销售,我们一点不用愁。”当地40户农户筹资2.2万元成立了断桥养猪协会,组织固定资产200多万元发展生猪养殖。协会统一购买优质杂交猪种,统一防疫、销售与培训,并且要求会员户全部建沼气池、改造圈舍。目前,该协会已拥有固定资产近400万元,年帮助会员户实现每年养猪纯收入43万多元,户均1万多元。

  据了解,目前安顺共有畜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3个,会员5713人,带动农户6万余户,涉及生产、储运和销售等环节。畜牧业协会的发展壮大,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市场

竞争力得到明显提高。

  通过几年的发展,安顺畜牧产业经营主体实力不断增强,所有制结构趋于合理,一批产权明晰、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的个体、私营、有限公司脱颖而出,形成了从养殖到加工的规模养殖场31个、肉类加工厂26家、饲料加工厂30多家,年创产值近3亿元,近百个规模养殖场和加工厂两年实现利税4000多万元。

  作者:陈俊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