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应将考试过程和考试成绩分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08:28 潇湘晨报

  高考快来了,很多考生都会不自觉地感觉到“焦虑”,一些考生甚至出现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烦躁、坐立不安、手足抽搐、对周围的刺激特别敏感、容易激动,还有些人表现为身体抵抗力下降,甚至出现反复感冒、肺炎、阑尾炎等躯体疾病。这些表现,在心理学上称为“考试焦虑”。

  “其实,考生不必紧张,在大考面前,紧张是正常的,即使过度紧张也可进行调剂
。”昨日,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龚建南医生说。

  患“考试焦虑”的人害怕考试,往往采取能逃则逃、能躲则躲的办法,实在不能躲的,只好硬着头皮上,结果,越是害怕的东西越是出现,在考场上又陷入了“考试焦虑”的怪圈。逃避考试的人会因此失去许多人生机会,使抱负得不到施展,给自己带来很大痛苦。

  龚建南认为,考试前进入一定程度的焦虑状态,有利于激发学习能力,考试越重要,考生的焦虑水平越高。大多数人能将自己的焦虑水平控制在一定的“度”,使自己能精神抖擞地投入复习和考试。但是焦虑水平太高,将出现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使学习效能降低。

  “考试焦虑”的产生与很多因素有关:有些则是害怕考试成绩不好,上不了理想的学校或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对考试紧张;家境不好的学生可能会害怕考试成绩不好对不起父母;同学之间的互相竞争也会形成一种压力,而产生焦虑。

  以上这些原因大都与过多考虑考试成绩有关,所以,在预防这类原因引起的焦虑时,应从心理上将考试过程和考试成绩分离。只要将注意力放在考试过程中,不要过多地想考试结果。多对孩子说:“只要你尽力了,你就是最棒的。”

  龚建南认为,父母应完全地接纳自己的孩子,不管他们的学习成绩如何,我们都是爱他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