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高考未到先考政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08:54 法制日报

  短评

  闻之

  真是惊心动魄的100分钟!本报记者的“亲历记”恐怕会让所有考生家长感同身受,感慨万端!

  也许,在填报志愿的“网关”之前“历险”的北京考生和家长并不多,可个中利害不言而喻。如果真的因此而导致一批考生丧失高考资格,对这些考生及其家庭所造成的后果将是难以估量的。我们可以想象,在这近两个小时里,那些亲历者经受了怎样的精神煎熬!

  也许有人会说:谁让这些家长不顾主管机构和学校的事先提醒,非要拖到最后一两个小时才“提交”,导致网上“塞车”?即便真的被甩出高考轨道之外也是咎由自取,怨不得政府。此话虽有一定道理,但是,如果真出现严重的后果,恐怕有关政府部门也难辞其咎。因为到目前为止,我国对高考的管理并未市场化,仍是政府的职责。人们会问:最后时段“大塞车”,事先是否料到?是否有应急预案?当各路告急信息突然涌来时,各个重要相关岗位是否有人值守,各机关、层级之间的信息渠道是否畅通?

  应该说,北京的这些考生及其家庭还是幸运的,毕竟有惊无险,涉险过关。我们不知道在这百十分钟里那些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具体做了些什么,采取了哪些紧急措施,最后拍板的是哪一层领导,但应该说北京市的有关部门在这次遭遇战中还是经受住了考验,毕竟没有出现有位家长事后描述的那些从头脑中闪过的一幕幕景象:“我当时已绝望,不敢想象怎样面对放学回家的孩子,不敢想象怎样在亲友的抱怨中熬过余生,甚至想到明天上市政府请愿,或者干脆———从窗口一跃而下……”庆幸之余,也许我们的各级公仆还会从高考前北京的这次“小考”中,额外地收获点什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