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桥垮塌疑为超载所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08:58 兰州晨报

  桥梁专家已前往岷县具体原因要等对桥梁碎片取样分析后确定

  本报讯(记者柴用君宋维国)岷县“5·16”大桥垮塌事件发生后,岷县县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抢险。甘肃省公路局、定西市公路局及当地公路部门已经着手对造成事故的原因展开调查。为解决省道306线通车问题,省市公路部门会同当地政府紧急决定将距离县城21公里处的野狐桥暂时作为通车的桥梁以解燃眉之急。

  5月17日上午,记者多方联系见到了岷县公路段段长殷博,殷段长告诉记者,建成于1974年的岷县北门洮河大桥设计载重为20吨,当时的车辆一般载货不会超过10吨,加上车辆自重也不会超过20吨,大桥建成后长期使用良好。近年来,过往的载重汽车自重加货物重量大多超过20吨,有些甚至超过50吨,这些车辆在桥上来往行驶给大桥造成严重损害。他估计此次桥梁垮塌事件与此关系密切。具体原因要待有关部门对桥梁碎片取样进行力学等技术分析后才能确定。就大桥设计使用寿命等问题,殷段长告诉记者,该桥建成时岷县还归陇南管,后来划分到定西,但桥梁的设计制造图纸没有移交,所以无法讲清楚。

  殷段长的分析记者在大桥垮塌现场的一名目击者处得到了证实。据该目击者称,当时他在桥头散步,看见一辆满载水泥的甘南大货车从桥北岸驶过后,紧接着桥就开始倒塌。他估计这辆货车最少装载了40吨水泥。

  据了解,此次事故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75万元,致使1200方土石掉进洮河中、省道306线岷县段车辆通行受到影响。估计维修改道路面、加固备用桥梁需80万元,清理河道需要支付13万元工程款,事故中受伤群众治疗费用需要4万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出入岷县经过北门洮河大桥的车辆已经全部改道由距离县城21公里处的野狐桥通行,而且这21公里路段全部是仅容一辆大货车通行的沙石公路。记者了解到,野狐桥建成于1966年,加上在附近的清水电站建设时超重车辆多次通行,野狐桥的承载能力比垮塌的北门洮河大桥还要低。

  目前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之中,岷县县政府已经向上级有关单位提出请求立项建设新桥,以期彻底解决省道306线出入岷县的交通困难。

  省公路局有关负责人———

  赶赴现场

  本报讯(记者刘健)岷县北门洮河大桥垮塌事件发生

  后,引起了省公路局的高度重视,事发当天,该局一位副局长已率相关部门负责人赶赴现场。5月17日,6位桥梁专家也前往岷县,进一步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记者同时获悉,这座桥梁垮塌很可能是频频出现的

超载所致。

  5月17日,省公路局省养公路管理处副处长程永华表示,此次垮塌的岷县北门洮河大桥处在省道306线上,根据桥梁的建设时间及目前超载车辆较多状况,为保证车辆通行安全,省公路局在桥旁设立了限载10吨的警示牌。她表示,据估计车辆超载是造成桥梁垮塌事故的原因之一,具体原因需调查结束后才能得知。另据了解,省公路局将于近期在全省范围进行一次桥梁专项检查,避免此类事件再度发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