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市民对公交满意度持续下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09:15 上海青年报

  本报讯(记者 张昱欣)本市公交继续“低迷”状态——继在市文明办公布的上海36个窗口行业2005年公众满意度排行榜排名末席后,新出炉的今年一季度公交乘客满意度继续下降。

  不满意的还是老问题

  记者了解到,一季度本市公交在乘客面前交出了80.01分的答卷,虽然仍处于满意度“良好”的分数区段内,但较去年第四季度80.76分以及去年同季度81.99分相比,分别下降了0.93%和2.47%。测评结果反映,近期市民对上海公交满意度评价最高的是行车安全指标,达到89.59分。但公交行业规范停车、车辆外观整洁、车辆设备、主动宣传、动员让座、报清站名及车辆间隔则急需改进。

  “单从测评情况看,乘客对公交赖站、运营间隔和车况车貌的不满情绪,较以往有不同程度上升。但这些现象的产生,不能简单将责任归咎于企业和公交驾驶员个人,而是行业深层次矛盾的体现。”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坦言,这些矛盾目前很难找到有效解决途径,因此公交的“阵痛”仍将维持较长的一段时间。

  高成本也导致服务差

  据了解,为配合轨道交通发展,公交行业加大了对原有线网的优化整合,调整、撤销了一大批重合度高的线路。“调整举措必然会改变部分乘客的出行习惯,由此引发的不满和投诉与日俱增。”另外,随着本市人口不断向市区外围“导流”,而公交配套发展跟不上人口增长步伐,导致这些新建小区出现暂时性的“出行难”矛盾。

  此外,不断攀升的运营成本也成为部分企业无法保障服务供应的客观障碍。据透露,综合目前

购车、油价、维修和人力成本,公交每公里营收要达到5.5元才能勉强“保本”,但现实情况是至少有一半公交企业处于不同程度的亏损状态。“由于‘越开越亏’,个别企业已经通过减少班次,拉长运营间隔等手段控制成本,从而引起乘客不满。”业内人士表示。

  企业奋起保“公交形象”

  记者了解到,近期各企业出台一系列实质举措改善行业形象,如巴士一汽61路和55路早高峰时间段将加入大站车营运;66路大胆尝试单向空车“飞走”高架道路,以保证高客流方向单向发车班次;大众公交西南公司对704B线和马莘线进行调整,同时酝酿开出莘庄东区班车,以方便市民日常出行。

  ■相关新闻

  本市今起抽查空调车

  本报讯(记者张昱欣通讯员吕高生)公交空调车有“制冷效果差”、“通风不畅”、“无遮阳窗帘”等“症状”都将面临主管部门处罚。即日起,交通局运管处将采取明查暗访的方式,对本市运营中的空调车维修保养质量进行抽查,重点测试空调车制冷通风系统。记者了解到,对于抽查中发现的“问题车”将被勒令召回整修,通过检测后方能重回线路营运;若复检仍不合格则将被强制降格为普通车收费标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