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隆胸:消费社会对女性身体的控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09:28 南方日报

  女性观察

  王宏维

  四月的最后一天,中国药监局终于决定撤销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简称PAAG)的注册证,即日起全面停止该组织填充剂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据统计,过去两年我国已有近50万妇女注射了PAAG,主要用于隆胸,因此而产生不良反应的约为12%。香港这两年也有53名妇女注射了PAAG,陆续出现不良反应,其中6人更要切除乳房。中国妇女的乳房的确不能再牺牲下去了。

  何曾相似,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美国,也曾爆发过长达十几年之久的隆胸争论,并惹来了影响很大的诉讼案。社会批判更是猛烈,有无数文章和书籍指责化学公司、整形外科医生和医院在妇女隆胸中发了不义之财。那时,用于隆胸的材料当然不是PAAG,而是矽胶。从60年代初起,隆胸就成为美国仅次于抽脂的第二位整形手术,做隆胸的妇女多达100万至200万,其中70%的人是为了使自己显得更性感、更年轻。而事件的高潮,是1992年美国药管局下达了停止使用矽胶的禁令,理由是经过多年的搜证,发现矽胶作为乳房填充物存在着诸多不安全因素。但随即是矽胶制造商掀起的大反扑,就连美国医学协会、美国整形与再造外科医师学会,也出面参与了对药管局的批评,坚持矽胶是安全的,指责药管局没有必要发布禁令。尔后的情况更让人震惊。1994年,道尔康宁(DowCorning)等几家公司同意拿出40亿美元作为赔偿金,与提出团体诉讼的25000名妇女达成了和解。因赔偿金数额巨大,也创下了团体诉讼史上的最高纪录。

  这表明,隆胸绝对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女性整形问题。它既积淀了沉重的历史与文化,也体现了消费社会、传媒与广告对现代人的强大控制作用。总之,在隆胸问题上负载了太多的东西,折射出错综复杂的联系,因此也成为女性主义的一个重要课题。

  研究指出,现代消费社会是一个痴迷青春、诉诸肉体、外表与形象的社会。女性被要求永远具备年轻美丽、活力四射的形象——瘦骨嶙峋却又胸部丰满,作为其依据的就是那些声称“最先进的”、“不断发展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妇女身体原本的自然状态被无情阻止和打断了,乳房受地球重力作用而下垂,因为有科技的力量,也可以予以“纠正”。对于女性身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自然变化,似乎真的可以通过层出不穷“神奇”的整形或美容药物、外科手术、运动项目等,人为地加以掌控。女性身体因此也变成了一个不断被改造、被控制的对象。有如铺天盖地的整形、整容广告中“重塑”、“打造”、“粉碎”、“清除”、“排出”等词汇所描述的,身体沦为了一块可以按照某种社会文化要求切割、打断、拼合、填充、重组的“文化塑料”。妇女在不断“折腾”自己身体的同时,也落入了耗资巨大、旷日持久的消费陷阱。

  就这样,现代女性对自己身体拥有的权利遭到了消费社会的剥夺;消费社会也正是通过对于女性身体的控制,实现了对女性的主宰。

  与此同时,日益发达的现代传媒对强化视觉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消费社会对妇女身体的改造和控制相得益彰,二者之间达成了“共谋”的关系。通过电视转播的各类选美活动,充斥着大量女性形象的商业广告,使现代人不可抗拒地被置放于充满视觉幻象的环境之中,不得不听取有关形象、外表的各种劝导,身体开始占据了社会生活中心的位置,被认为是快乐和表现自我必需的载体。体态美好、

性感撩人,与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紧密地联系起来,诱导人们绞尽脑汁、不择手段地追求“理想”的身材和容貌。以至于不选择做整形、整容、美容、
减肥
的,反倒可能成了一个女性“跟不上形势”、甚至“可能被淘汰”的标志。广告的“魔力”是可以想像的,它往往会促使一位20多岁的年轻女性急切地去照镜子,察看自己的乳房是否如广告上展示的那样瘦小、扁平,并且将它与自己就业不理想、与男友交往不顺利联系起来。紧接着,这位女性很可能考虑去做隆胸手术了。花钱加上饱受皮肉之苦,一切皆为获得一张个人幸福的“通行证”。

  对此,正如女性主义研究所指出的,传媒与广告,已经确确实实成为现代社会消费文化价值观的承载者和传播者,且它的作用是无时不在、无所不在的。当现代人一方面崇尚自由和自然时,另一方面却在与自由和自然完全相背离的路径上越走越远。更重要的是,大批妇女在改造、控制自己身体的时候,都是出于“自愿”的,并受到“先进科技”的指导,而且误信“你的身体你控制”。

  也就在此时,是否真的应当好好想一想,到底是谁控制了谁?为什么女性要将自己的身体当作压迫控制的对象?当明目张胆的对妇女的压迫与控制已经行不通的时候,对妇女身体的压迫与控制难道不会成为一种新的压迫与控制吗?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政行学院教授、博导、博士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