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乳酸菌产业低门槛引发混战 企业呼吁提高国家标准规范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09:31 南方日报

  昨日在京结束的第二届乳酸菌行业会上公布,随着达能、伊利、蒙牛、味全、光明等企业加入乳酸菌、益生菌产品行列,我国乳酸菌饮料年产值已达25亿元。但日本养乐多等大企业代表认为,现行乳酸菌、益生菌国家标准要求过低,造成市场上大量低质产品出现,扰乱整个市场。

  乳酸菌成乳业巨头争夺新焦点

  据出席研讨会的业界人士分析,随着乳酸菌、益生菌市场的迅速发展,我国各大乳业巨头相继进入以益生菌为健康需求的产品市场,或意欲在此领域重拳出击。

  事实上,目前除了太子奶、养乐多等最早的乳酸菌饮料品牌外,伊利、蒙牛等乳企也将乳酸菌、益生菌纳入到自己的产品视线中,达能BE80菌、蒙牛LABS菌、伊利LGG菌等产品将相继上市。

  资料显示,由于乳酸菌所具有的营养、健康的特殊功效,使其风靡欧、美、日、韩等市场,并被广泛应用于乳制品、饮料、肉制品、保健食品等食品及预防医学领域。目前,全球含乳酸菌、益生菌的乳制品产值已达近400亿美元。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蔡永峰说,在我国,发酵型

酸奶行业成为乳酸菌应用的最大领域,目前年总产量已经突破120万吨,年产值超过60亿元。而乳酸菌饮料也异军突起,年总产量突破50万吨,年总产值超过25亿元,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乳酸菌应用产业已经成为产业内外的投资热点。

  产业低门槛暴露诸多隐患

  专家同时指出,在乳酸菌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已经暴露出诸多隐患。

  由于我国执行的标准与国际标准存在巨大差异,对乳酸菌数在保质期内的要求过低,已很难与国际接轨,从而造成市场上大量低品质产品出现。来自日本养乐多等大企业代表也表示,由于我国现行乳酸菌、益生菌国家标准特别是保质期标准要求过低,使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降低,短期投机企业纷纷进入该行业,以致扰乱了整个市场,进而导致恶性的价格战。

  此外,专家们还指出,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标准不健全、企业自主创新和

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差以及行业管理不规范等现实问题必须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蔡永峰表示:“在乳酸菌行业蓄势待发的关键时期,科学地制订与国际标准相接轨的国标是规范市场、形成中国乳酸菌行业持久
竞争力
的关键。”

  本报驻京记者郑春峰

  实习生刘丽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