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学扩招的"七年之痒"之就业5银领学校:就业热投入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09:44 金羊网-新快报

  新快报记者陈文陈晶晶

  深读指引

  大学生就业难薪酬走低,而技校生走俏且收入不菲,但人们对高职教育仍有根深蒂固的偏见,职校招生难,更令人关注的是由于职业教育没有受到政府足够重视,投入不足,
规模不大,不仅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更使促进经济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

  ●应届高职毕业生月薪过万元

  2005年7月才大学毕业的余贤洲,工作不到一年,工资就到了1.2万元,这在他的母校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一度成了值得炫耀的热门话题。

  小余在大学学的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去年一毕业,就被广东

东莞一家台资企业相中,主要负责数模数控方面的技术工作,这是一项既要有理论基础,且操作性相当强的技术活,这两方面的良好训练,让年轻的小余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伊始便获益匪浅。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杨少锋副教授说,去年机电系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280名学生,还没毕业就被企业一抢而空。其中有6个学生刚到企业就被派往日本培训一年。像类似这样要求理论与实际动手能力并重的工科专业,就业率一直是百分百,而且工资都不低,平均在3000元左右。为了迎合实际需要,他们还开办了汽车专业,招了40名本科层次的学生,现在已有企业开始和学校联系了。今年的400多名毕业生,基本都落实了工作单位,有10%的学生已经签了工作协议。

  ●学校两改校名难招生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前身有一个路人皆知的显赫名字———广东民族学院,文理工兼备。1998年,国家开始教育结构调整,刮起了合并风和高等职业教育风。广东民族学院并了广东财贸干部管理学院和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等几个院校,同时为配合高职教育,学院也改名为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这个名字可把我们害惨了!”该学院的一位老师说,本质上,我们还是一所综合性的本科大学,但问题就出在“职业”二字,大家以为我们成了职业类学校,就是比职业高中高那么一点的,还有的以为我们成了成教类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当时招生就遇到困难了,成了箩底橙,就是别的学校挑剩下的学生才轮到我们挑。”杨少锋回忆起1999年的招生情况,以前说到民族学院,谁不知道我们是石牌6大高校之一。

  2002年,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中的“职业”二字去掉,广东民族学院又变成了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招生情况随即有了好转。

  “我们现在出去招生还是反复向学生家长说,我们就是原来的民族学院,就像过去电影里,八路军对老百姓说,我们就是当年的红军一样,老百姓才开门。”一位老师调侃说。

  ●建实训基地需4500万元

  学校宣传部长林启词说,本质上学校仍然是一所本科院校,是广东省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培养基地,广东省职业技术科研信息中心和工业实训技能鉴定中心,全国重点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是广东省唯一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名称不少,但学校最大的问题在于经费不足。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工科类、IT类专业需求不断增大,显然国家的投入不足,对学科建设有一定的影响。学校目前除了通过国家拨款外,也要想办法自筹一部分。

  5月10日,学校向国家申请费用,以加强“电工电子与自动化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其中包括一个省重点实验室“电工电子虚拟实验室”,力求把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建成立足广东、服务珠江三角洲的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因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对自动化生成设备应用人才需求的剧增,可以为学生实训、为职业师资培训、为社会培训、为下岗职工在就业培训、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其它职业类学校提供实训场地,但这就需要至少4500万元的投入,学校正在申请国家和省的经费支持。

  据了解,目前该学院在校学生15000人,教职工1150人,去年经费合计2.11亿元,其中人员经费4600万元,公用经费3600万元,科研经费700万元,基建经费3100万元,学杂费7500万元,其他经费1600万元。有关人士说,这个费用水平确实不高,国家投入应该加强。

  ●高职院校经费来源单一

  “专科的学生培养成本并不比本科生少,专科生强调动手能力培养,强调实操,因此场地、设备、原料耗材等方面所需的经费并不比培养本科生低。”省教育厅一负责人表示,但目前高职院校并不是按照“生均经费”的方式拨款,高职院校的经费来源渠道还是过于单一,每年物价都在涨,但高校的学费却不能涨。

  政府将加大对职业教育投入

  国家及广东都已开始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关注,把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到,去年举行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根据这一文件,广东省将于6月高规格召开有关全省职业教育发展的会议。届时,将会有一系列的措施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其中包括改变政府拨款方式,增加办学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等利好消息。

  职业教育与普高教育应打通

  但一教育界人士认为,增加经费及扩大办学规模并不能马上改变职业教育的现状,必须从改变领导、社会的观念,以及进行体制改革上入手。

  该人士认为,应该解决职业教育“向上发展”的问题,也就是说,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立交桥,让不同教育类别的学生可以自由进出,让专科学生也能顺利进入本科、甚至硕士阶段学习。

  据了解,目前不少国家都解决了这个“打通”的问题。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既担负职业学院的功能,也由向上升学的功能。学生可以经过一两年的学习后,再升入哈佛等名校就读。

  专家视点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银领”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高职教育第三次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说,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他说,这类人才,既不是白领,也不是蓝领,而是应用型白领,应该叫“银领”。

  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杨建副教授说,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不是研究型的人才,也不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教给学生的是一些基本的东西。高职教育具有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功能,在学历教育方面,人们会因为看中品牌和名声,高职教育在学历教育方面并不拥有相对优势,何况在对高职教育质量表示怀疑的前提下,人们对高职文凭的含金量并不乐观。

  小王去年上了高职类院校的线,但他没有去,准备今年再考,一定要上个综合类本科院校,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你没看到公务员又要加工资了。公务员好像不要职业学校的学生吧。他们多舒服,什么都有,我家楼上就住着个什么科长,单位分了大房子,还在我们这又买了大房子,还有车。什么休假呀,小孩也是公费医疗。”小王说,“让我上什么鬼职校,杀了我吧!”

  王建军说,这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中国历来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读书干什么,当官当老爷。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只靠社会的力量,市场的力量,政府应该有所作为。

  高职教育发展盲目欠指导

  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明伦解释说,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各层次人才需求的比例来培养各种不同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与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协调发展。

  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主要由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构成。

  从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实践看,市场确实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人才市场反映社会需求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波动性;二是滞后性。如果高职教育发展跟着市场感觉走,必然会使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形式结构的调整与发展失去依据,失去方向。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规划、政策引导、质量监控、分类指导,以保证高职教育结构发展的方向。

  

大学扩招的"七年之痒"之就业5银领学校:就业热投入冷

  

大学扩招的"七年之痒"之就业5银领学校:就业热投入冷

  

大学扩招的"七年之痒"之就业5银领学校:就业热投入冷

  图:人们对高职教育仍有根深蒂固的偏见,职校招生难

  (夏天/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