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走进民勤系列报道之现状——家园悲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09:47 兰州晨报

  废墟中,那难耐的孤独

  民勤县西渠镇志云村四社是一个不足20户人家的小村庄,但这里竟有9名光棍,年龄最大的已66岁,这一独特现象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生态恶化给当地人造成的苦难。曾经丰饶秀美的湖区成了被风沙侵袭的荒凉之地,富足的人们归于贫困,只有嫁出去的姑娘,没有娶进来的媳妇,一个个光棍守着几乎已成废墟的院落,孤独一人,孤苦一生,成为沙漠边缘孤
独的守望者。

  欢声笑语留在梦里

  已经66岁的丁六爷是志云村四社年龄最大的光棍。4月26日晚7时许,当记者一行来到他的栖身之所时,眼前的情景让人既吃惊又伤感。从外面看老人好像住在一个方方正正的大院子里,但走进去才发现,院子里的房子几乎拆完了,院内杂草丛生,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唯有在东南角还独存着残败不堪的一间小房子。如果不是事先了解,任何人都不会想到这里还住着人。记者走进院落时,天色刚刚暗了下来,但丁六爷住的小屋内已一片漆黑,没有电灯照明。可能很长时间没有人来了,当天老人向记者说了很多,他说刚刚做了一点面糊糊吃了,粮食是村里一个侄儿给的,现在自己还能做动饭,但不知道走不动的时候该怎么办。老人看着废墟,伤感地对记者说,他们兄弟共6人,以前这座院子里住着全家20多口人,可热闹了。他还拉着记者逐个房间介绍,这间是父母亲住的,那间是大哥大嫂住的……“父母亲和4个哥哥都已去世,五哥举家搬走了,侄儿们能搬的都搬了。”丁六爷说,他现在越来越感到孤独,每天做梦梦到的都是儿时一大家子人在一起的欢声笑语。

  养女带来生活信心

  今年56岁的韩作富看起来比丁六爷精神多了,他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有一件事让记者对他产生了敬意。虽然因为家里穷一辈子没有成家,但他的心中充满着爱和温情。13年前,他在荒野中将一个被遗弃的女婴抱回了家,并视为己出抚养至今。13年来他既当爸又当妈,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他说,孩子现在已经上五年级了,对他特别亲,虽然艰苦,但孩子的欢声笑语给他孤苦的人生增添了很多生气。拉扯女儿对他来说虽然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只要想到、看到孩子,他就能鼓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孩子对他来说是一种希望和活着的意义,他拼死拼活也要供孩子上学。女儿现在在距家七八公里的一所学校寄宿上学,每周回来一次,他说孩子不在的时候他感到特别孤单,看来他的心思全放在了养女身上。

  相依为命的母子

  在距丁六爷家不到50米的一个院落,又是一个光棍之家,34岁的孙红是9名光棍中年龄最小的。由于家里太穷,他注定要跟77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走进孙红的家,所有同行的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房子破烂不堪,简直就是一个废弃多年、久无人烟的废墟,几间房屋的窗户像一个个黑洞,房屋内连一床完整的被褥都没有。在一间破屋内,我们见到了孙红77岁的老母亲,老人瘫痪在床,她说孙红去附近村庄打工了,每天很晚才回来,她中午连饭都吃不上,老人说着说着就伤心起来。她说自己虽然生了四儿三女,但女儿都嫁人了,大儿子10多年前病逝了,其他两个儿子都各活各的去了,现在只剩下她和孙红了,其他子女很少来看她,自己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

  娶媳妇成了伤心事

  说起光棍,在民勤湖区靠近沙漠边缘的很多村庄并不稀奇,娶媳妇是当地人最大的一件伤心事。据志云村的村民们回忆,他们村好多年只有嫁姑娘的,而没有一件迎娶媳妇的喜事。如今,很多年轻人都出外打工了,一方面为了改善生活,更重要的是期望着能找到一个媳妇。还有的人为了不当光棍想尽了办法,宁可舍弃父母入赘别家当上门女婿。更伤他们心的是,近年来很多来自外地的骗子看中了他们盼望媳妇的急切心情,将一个个外地女子领进了村庄,但不久就逃走了,给他们本已受伤的心灵又狠狠地撒了一把盐。4月29日,当记者离开志云村时,在村口看到了孤苦的丁六爷,他双手筒在袖子里斜躺在干涸的水渠边,用浑浊的眼睛望着荒芜的土地,采访车开出去很远了,记者不由自主地回头看了他一眼,在风沙之中,在枯死的沙枣树下,那个颤巍巍的孤单的身影就像一个荒漠里的守望着,一种莫名的伤感一下子涌上记者的心头。

  本报记者冯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