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银滩湿地公园拒绝“人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09:57 兰州晨报

  兰州市园林局采纳郑本法张正春等专家建议 取消弱化人为项目力争呈现原生态

  设计方案强调“生态优先”

  据悉,兰州市目前共有28块湿地,总面积552.9万平方米,这些“城市肺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日益遭到破坏。兰州市去年启动我省首个湿地保护建设项目,拟在
市区西部打造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的银滩湿地公园。银滩湿地公园位于北滨河路西段银滩大桥北端,总长度约3000米。

  在随后出台的银滩湿地公园的初步设计方案中,银滩湿地公园要遵循“全面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本着“以人为本、以文为魂、以水为景、以绿为主、恢复生态、野趣自然”的理念,将湿地公园划分为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复原区、科普教育区和休闲游览区,四个区域分别展现黄河湿地的不同景观。方案还强调要“维护湿地生物的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充分考虑防汛行洪的需要以及黄河河道的管理要求”。

  专家指出方案存在不足

  5月15日一场有关银滩湿地公园的专家座谈会在兰州市园林局举行,一些生态专家对银滩湿地公园初步方案的部分细节提出质疑。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郑本法和

圆明园防渗工程叫停第一人张正春等专家指出,方案虽然强调“生态优先”,但是方案中还是有部分设计人为干预过多,违背了生态优先、回归自然的原则,如浮雕长廊1000米,高3米-5米,从黄河岸边观看,与周边环境不和谐,灯光设计破坏了野生水禽的栖息环境,因为那里有大量野鸭等水禽在活动,“设立一个防水坝”来“调节公园水位”的设计也使湿地生态系统功能被弱化。

  建议河滩划分为内外两区

  专家们还建议,应把整个河滩区域划分为两大部分:“内区”适度开发供游客观光,“外区”严加保护供禽鸟栖息,将其恢复到原生状态,严格限制休闲游览区的面积。在“内区”与“外区”之间形成一个屏障———植树绿化,把人与鸟的活动区域分隔开,把“内区”的湖塘系统与“外区”的河流相贯通,使这个水网系统完全与外区的河道相通一体,从而形成一个山水景观湖岛系统。这样才能给人们提供一个认识自然、感受自然的空间,使游人真正有回归自然的感觉。

  银滩湿地公园有望10月开放

  5月17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兰州市园林局副局长康逢恺,康逢恺表示,园林局很欢迎并认同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也将按照尊重自然、减少人为干预的原则,建设一座自然生态湿地公园。目前浮雕长廊和夜间灯光等项目已被取消,而四大功能区中的科普教育区和休闲游览区的区域功能也将相对弱化,从而突出生态保护区和自然景观复原区。目前银滩湿地公园已经完成了地形的调整,正在进行绿化、种植工作的恢复和保护,整个公园预计将于今年10月建成并开放。

  本报记者李林娜摄影报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