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末代太监[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10:17 新文化报

  孙耀庭,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太监,八岁净身,曾经伺候过九堂嗣督大总管任德祥、端康皇贵太妃、婉容、溥仪,耳闻目睹了一些外间所不知道的事情。他一辈子都没离开过太监朋友,一生中饱尝了酸甜苦辣。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了国家的宗教干部。他在世上度过九十载春秋,在晚年向我们讲述了许多从未向旁人透露过的太监秘闻……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十七日傍晚,十八点五十分,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安
详地闭上了双眼。 这部书出版之后,孙老手捧着散发着油墨芳香的传记,老泪纵横。他尽其所知,又陆续将宫廷所见所闻倾囊掏给了我。而我为了留下这

  些珍贵的史料,先后用专业录音机录制了上百小时老人的回忆,又用专业摄像机留下了十几个小时老人的日常衣食住行以及他回忆曲折生平的镜头。显然,孙老成了稀罕的“国宝”。大凡晚清宫廷的事儿,他都俨然成了惟一亲历的权威人士。在拍摄电影《李莲英》时,导演田壮壮和主要演员姜文、刘晓庆几次前去拜望并请教宫中礼节和习俗。当他们再次去时,正赶上老人泻肚,他惟恐支撑不住,于是提前打电话叫去了我。在几个小时中,他让我帮他讲解了一些宫中习俗,使演员们满意而归。

  在那些日子里,我几乎每星期都抽暇前去看望他。而他也在时刻惦念着我。数天不见,他就要打来电话或写封信给我,我俩真正成了无话不说的忘年挚友。一九九二年下半年,我染病卧床在家,多日没能去广化寺看望他。他屡次打来电话问候。我的病好了,老人的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一九九五年以后,老人陆续病倒几次,精神远不如从前。隔了一年,老人总是叨唠着要回静海老家,时而明白,时而糊涂。九月初,我去看望他,拉着我的手,他嘱托我:“英华呵,将来我不行了,你想法子跟他们商量送我回老家去……”我内心再明白不过,老人是在跟我探讨后事了。我记得前两年他一度病重时,曾跟我商议他百年之后要葬在老家,再立个碑,请溥杰先生给题写碑文。为此,我还专程去找过溥杰,他一口应承。

  谁想,溥杰先他而逝。偶然间,提起此事,孙老竟对我说:“你能给‘皇上’写墓志,就不能给我写?……”

  他提起的是我曾捉刀为末代皇帝溥仪题写墓志的旧事。直到他临终前,凡提起溥仪,仍言必称“皇上”。

  “那立碑的事怎么办呢?”我轻声问老人。

  “我要是没了,就管不了喽。”说到这儿,老人痴眯的双眼似乎瞪大了。“写什么我没意见,你就办吧。原想二爷在的话请他给写,哪儿想二爷倒走到头里去了。你写吧,写什么我没意见……”

  “您放心吧。”我紧紧地握着老人瘦骨嶙峋的双手,就这样一直紧紧地握着,直到老人缓缓地沉入了梦乡……

  “十一”放假,我又来到了广化寺。躺在床上似睡非睡的老人,一见我突然来了精神,说:“英华,我心里头闷,想到外头走走。”我与崔师傅扶他坐上轮椅,沿着鼓楼西大街缓慢地走着。瞧着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老人忽发感慨:“瞅瞅,这汽车比过去北京的洋车都多……”

  他像是跟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提起前两年上边组织他们逛京城的事儿,连连说:“不错,北京真不错。”

  信步行至银锭桥边,他让我给他在这儿留了影。昔日他曾多次讲过,这是当年汪精卫埋炸弹欲将溥仪生父载沣炸死之地。浏览过什刹海畔的景色之后,空中下起了蒙蒙细雨。赶回寺院,他躺在床上让我挨坐在他的身边,轻声对我说:“不成了,我不成了……”一会儿,他又讲起了宫中生活的细节,诸如皇后爱喝茉莉花茶的爱好等等,思维似乎回到了从前。一会儿,他又亲切地对我说:“别走呵,你们在这儿多呆会儿,吃了饭再走……”话音刚落,老人又握着我的手昏然睡了过去。

  当年十二月十八日,我正在京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大会,突然接到大会通知,家里有急事,让马上回去。打过电话我才出乎意料地得知,孙老去世了!

  我急忙赶往了广化寺。这才知,头一天晚上,老人忽然向崔师傅说,想吃

苹果。崔师傅劝他说:“苹果那么硬,你咬得动吗?我看你有点儿咳嗽,还是给你熬点儿梨水喝吧,连汤带梨都吃喽多好。”老人点了点头。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1

 [1] [2]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