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官员行为示范公众有德可循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10:26 浙江在线

  为响应环保组织的倡议,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日前从家步行6公里上班。对于这个新闻,舆论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了“无车日”上,其实,官员步行上班背后行为示范意义比“无车日”本身更值得讨论。

  转型期的中国,“道德失范”时有发生,而为重塑公民美德,我们往往把侧重点放在宣教上。不过问题在于,再完美的道德理论也不能缺少践行者,道德需要有它人格化的代
表,使它从信条变为活生生的人物,成为全民的楷模。

  那么谁来担当这样的楷模呢?当然是被公众目光所聚焦的社会公众人物,如明星、学者、企业家等,当然,更包括官员。之所以说“更包括”,是由官员职业特殊性决定的,设想一下,如果一个环保局长天天开着高耗油的SUV去上班,那会起到怎样的恶劣示范?如果一个卫生官员是一个铁杆烟民,那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讽刺;如果有一个民政部门官员从来不参加慈善捐助,那他何以说服大众慷慨解囊?如果一个公安局长见死不救,那民众还能指望谁来保一方平安?

  官员从政说到底是为了服务公众,服务当然包括“说服、引导”的内涵,而说服最好的手段无疑是以身作则———政者正也。中国的历史传统,特别将道德楷模的重担,放在政治家即官员身上。官员在所有朝代,都有教化当地民风的责任,官员自己也有为人民方轨垂范的责任,正所谓“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正风俗之道,莫先于守令之知所务。”

  拿此次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步行上班来说,去年9月北京多家环保组织曾发出“无车日”倡议,但当时却没形成什么舆论声势。而这次不同了,有了环保局副局长的“大胆之举”,一时间全国的媒体都在关注这件事。网络上也在热议,节能环保的“无车日”理念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为更多人所接受。

  在国外,官员为民众做示范,型塑民众观念的做法也有很多。许多国家为了说服民众献血,政府官员带头献血,如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他无论多忙,每年都去血站献血1-2次;在日本,官员带头献血甚至成了一项法定义务。还有,为了倡导市民坐公交,世界上一些大城市的市长都身体力行,如美国纽约市市长彭博平日基本坐地铁上班,去年12月的纽约地铁大罢工,彭博不得不和其他上班族一样步行上班。

  事实上,官员的道德垂范不仅对社会有利,也对自己也善莫大焉。试想一下,一个平日坐公交或步行上下班的市长,他无疑可以更多接触市民,了解民生、民情,这种真切的认识肯定有助于他作出符合民意的决策。媒体曾报道,民政部一位司长曾捐赠500元,但足足走了10道程序,他才拿到了免除的50元税款,试想一下,如果这位司长不亲自参与捐赠,他怎么可能发现捐赠免个税中间有那么多“道道”呢?可见,官员的行为示范有利于官员和公众相互沟通、增进理解,有利于官员发现所管理领域的真实一面,他付出的越多,收获的也越多。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公民美德的养成也需要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启蒙,而官员的行为示范是最好的影响、启蒙方式之一。因此,我们不能小视官员步行上班这种行为的内涵,应该鼓励更多类似的行动,让良好的“官风”重塑公民的美德。

作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