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少拍掌”遐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10:44 四川新闻网

  在西柏坡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礼堂的前墙上,挂着一个铜制的说明书,上面记录着这样一段话:在党的这次重要会议上,毛主席不仅发表了著名的“两个务必”的号召,而且,在毛主席的提议下,全会还作出了“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领导人的名字做地名、不把中国领导人的画像同马恩列斯并列”的决议。看着这个说明,听着讲解员的述说,不仅心绪难平,尤其是对“少拍掌”三个字,感触顿生,遐思联翩。

  拍掌,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一件小事、寻常事了。尤其是,看了好的演出、听了精彩的报告、遇到激动人心的比赛等,都会情不自禁地拍掌,甚至把手掌都拍红、拍痛。掌声在一定条件下,能代表民意、传达心声、凝聚意志。这样的掌声,常起于内心深处,表于无意之间,响于无言之处。当然,也有些拍掌只是应景,是一种礼节性的表达,与内心真实意愿并不关联,甚而相反。

  把礼节性掌声当成由衷称颂的,估计这样的人不多,一般人不会如此不清醒。然而,面对真诚叫好的掌声,有的人会把掌声当作鼓励,当作动力,乃至鞭策,始终保持一种朝气、一股锐气,朝着既定的正确奋斗目标前进。有的人却会在掌声中飘飘然、昏昏然,以为自己真的很了不起,尾巴翘上天,横生骄霸二气,仿佛

天生我才是完人,别人评不得。久而久之,则必祸生得意,败取霸躁,最终走向自己良好愿望的反面。

  清醒者明白,不论是领导一个单位,或是管理一个企业,治大靠智,畏小靠慎。智能克难,慎能补牢。并且,惟有慎,才有可能三思而后行;惟有慎,才有希望谨于至微之事,从而使行谨更坚其志,言谨更崇其德,并外弭意外变,内消局中危,从一座高峰奔向另一座高峰,从一处辉煌走向另一处辉煌。因而,清醒者不仅看淡掌声,更要求“少拍掌”。

  古人早有言:“君子慎其微”,“圣人谨小慎微”。莫小看了“少拍掌”这件纤微之事、无言之举。要求“少拍掌”,体现的正是一种精神境界、道德追求、理智行为,更是一种难得的清醒。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对“少拍掌”这种要求不以为然,相反,对多拍掌却兴趣盎然,如痴如醉,甚至到了没有拍掌,要“制造”拍掌的地步。于是,有了“领掌者”的表率作用,有了能“激活”拍掌者的语调发展,有了能争取拍掌的“谦词”诉求。甚至在预先发给与会者的讲稿上标明“此处鼓掌”,讲到这里,不想鼓掌也得拍。这种行为不仅有失优雅,而且播下了蚁穴之洞。这洞,终究是可溃事业之长堤的。对此,绝不可小觑,并自觉杜绝之、抛弃之为好、为妙。

  “少拍掌”,当发扬。尤其是在形势好、胜利多、发展快、赞声高的时候。生活的辩证法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少拍掌,声不断;多拍掌,会断线。(张保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