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首个月球探测器可能明年发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13:04 红网-三湘都市报

  斥资14亿元启动的“嫦娥”探月工程,经过两年科技攻关,进展如何?

  5月16日,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在中国地质大学讲学,解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

  火箭初选长征三号甲

  我国“嫦娥工程”首个探测器今年初已开始建造,预计今年12月进入发射场待命。

  如果相关系统集成顺利,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第一期绕月探测器,可在明年4月前后在长征三号甲型火箭推动下,奔向月球。

  栾恩杰说,经过两年科技攻关,目前我国科学家已成功解决首个探测器的地月通讯联络、探测器“刹车”、月蚀期间探测器的

能源供应和给月球绘制三维“画像”等技术难题。

  攻克大量关键技术

  探月工程,作为继“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后我国航天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对中国航天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栾恩杰透露,工程实施两年来,科技工作者们已攻克大量关键技术。

  首先,在地月通讯联络方面,已解决了两地间的信号通联技术难题。由于此前我国卫星运行轨道距地最远仅7万多公里,而月球距地平均距离达38万公里,这对两地间的信号通联提出了挑战。而我国现采用的天线只有18米,国外通常为35米,俄罗斯的天线甚至达到70米。如果我们仍沿用小天线,与38万公里外的月球联络信号就会相当弱。经过研制人员的努力,这一难题已经解决,已在山东青岛、新疆喀什建成了较大的天线,通过增大天线口径,增加接收信号的能力。

  其次,已突破奔月过程中探测器的“刹车”难题。在奔月过程中,当探测器进入月球引力区时,探测器需要适时“刹车”:如果“刹车”晚了,就会撞上月球,若“刹车”早了,就会飞向太空。美国和俄罗斯曾发生过这类事故。所以首先必须对探测器进行精确测量定位,这样才能指挥“嫦娥一号”及时“刹车”。

  第三,破解了月蚀期间探测器的能源供应问题。探测器进入太空后,能源主要来源于其两翼的太阳帆板电池,在月蚀期间探测器的太阳帆板得不到太阳光,能源供应就会中断。此外,月球表面温度变化很大,高温130℃,低温零下180℃。探测器绕月飞行的周期约2小时,探测器要在300多度温差的环境下飞行,得经受住冷热环境的周期性剧变。

  最后,已攻克月球的“画像”技术。

  据《长江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