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局长当劳模:权力主导的“马太效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13:46 新华网

  

局长当劳模:权力主导的“马太效应”

  在媒体公示名单中,很多领导干部的身份都变成了一线职工

  王希忠

  为了防止党政领导干部假冒其它身份骗取荣誉,河南省总工会早在2003年就专门出台了“五一劳动奖状”、“五一劳动奖章”评选管理办法。但河南某些县市的个别部门领导却在申报省劳模时把自己的身份填报为工人、农民,交通局局长填报为养护工,财政局局长填报为会计……(5月17日《大河报》)

  这对劳模评选向一线劳动者倾斜的原则而言,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其实不光劳模评选,诸如“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的评选,这类问题也时有耳闻。这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由于权力的主导作用,荣誉分配中出现了“马太效应”,有的给得更多,没有的连该有的也给夺去,这给制度本身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首先是评选公正性丧失。从形式上看,报道中劳模的评选是公正的,比如上报5人只有一人是领导(另两名领导只能“委屈”一下当养护工等);在媒体上进行了公示;无人举报后生效。但是,由于具体操作机构的“变通”,领导冒名获得荣誉,有当选可能的一线劳动者丧失了机会,形式公正掩盖了实质的不公正。

  其次是制度本身功能扭曲。对于劳模评选而言,在50多年的变迁中,评选的具体标准可能有变化,比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老黄牛”模式,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到1989年的全国第八次劳模会议时,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劳模的评选标准则对经济建设和科教卫体等领域做出贡献的人,有相当幅度的倾斜。但作为对普通劳动者的激励,执政党给群众树立榜样这一指向却从无改变。由于权力的不当介入,劳模评选可能会沦为部分官员捞取晋升资本的工具。

  最后,也是最可怕的,是大众不再信任劳模评选。评选一旦失去公正,机会很容易落入拥有权力者手中。而一旦群众不再信任,则激励劳动者的作用也很难体现,劳模评选本身的意义也就成了问题。

  劳模评选的意义显然不容否定。因此,面对制度屡屡被扭曲的现状,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反扭曲机制。值得深思的是,现有制度似乎也有预防之道,比如河南省的评选办法就规定:申报材料必须真实可靠,弄虚作假或者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漏报、瞒报,一经查实,取消当事者评选资格,其所在市(产业系统)也不再补报,并视情节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但为什么这些规定没有落到实处呢?是没有举报者还是举报不畅?这是目前最该弄清的问题。否则,任何制度都可能走样。

  相关文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