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破解“恭城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16:10 南方周末

  一位老农缺柴烧时的“发明”,一次车辆故障中的推广;6任书记、4任县长23年合力打造;“中国第一沼气县”循环经济的发展

  破解“恭城模式”

  ■新农村建设专稿

  □本报特约撰稿潘晓凌□本报记者吴晨光

  

破解“恭城模式”

  恭城生态农业圈示意图向春/制图一根白色管道连接着若干条细管,通往村里的16户人家。一些人家对管道热烈欢迎;还有人则皱起眉头说,我们不用。但不管怎样,作为管道的主人,朱天佑计划2006年在村里全面铺设。

  3岁的红岩新村,位于桂林恭城县。村里人住着统一设计的

别墅,像城里人一样上班———打理“农家乐”旅店,不过工作时间是双休日和节假日。年底,他们忙着摘、卖月柿———田里种满了果树。然后拿着上班和卖果的收入买米买菜,闲时出门旅游。

  这一切,与白色管道密切相关。

  “那是沼气管道,村子是靠沼气起家的。”朱天佑说,“时代变了,用沼气的模式也与时俱进———现在,我用它卖钱。”

  新村运动

  朱天佑仔细比量着县能源办刚送来的管道,满意地说,新管横截面够大,把沼气输送到河对面的房子没问题。“谁愿意装我帮谁装,还要把计量表安上,按月收费。”他又低声嘀咕着。

  沼气是朱天佑的猪场的副产品,也是红岩新村规划方案中的重要部分。2003年,镇领导找到朱天佑说:你是老党员了,带头办个猪场,卖猪卖沼气,怎么样?朱天佑认为,养猪不成问题,他曾养过近20头猪,经验丰富。

  “但沼气怎么卖?”朱天佑有些疑问。自1980年代中期,县里越来越多的村装了沼气池,各家用各家的,从没想过会拿粪便沤出来的气体卖钱。镇干部解答了这个疑惑,“猪场可维持一个大型沼气池的进料量,你搞集中供气,像卖煤气那样卖,能赚钱。”

  县政府提供了资金补助及优惠贷款,猪场、沼气池、输送管道火速建成。数月后,50头猪仔落户新家,朱天佑开始为13户人家供气。

  “规模养猪、集中供气是富裕生态家园第三期工程的内容之一。”恭城县副县长蒋述卫说。

  数年前,38岁的朱天佑在新村落了户。早年跑运输、做豆腐、养猪的经历使他练就一套左右逢源的生意经,“他家的客人是最多的,外面的朋友多嘛。”朱家邻居说。朱天佑也庆幸当年作出的决定,“2003年,我在猪场上投入了6万,再拿出10万建新房还有些犹豫。”如今,新房变成了“农家乐”旅店,他已把果树承包出去,专心办猪场和旅游。

  蒋述卫介绍,2001年推行的“新村运动”背景是:恭城农民以种果发家致富,按农村习惯,腰包鼓起来了,首先想到的是盖新房,但“各自为政”的建房往往缺乏规划,通过政府统一规划、设计居民房,能改善农村的居住、生活环境。县委书记蒋洪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说,建新村重点要将农民居住条件改善、农民增加收入、富余劳力本土化转移结合起来。

  “恭城模式”

  “‘新村建设’的思路建立在‘恭城模式’

  上,保持‘猪—沼气—果’循环经济的特点。”

  蒋述卫说。2001—2003年修建的第三代新村,都修建了沼气池,前两代是一家一

户型,第三代则首次采用集中供气的模式,“原来的模式已经在全国推广了,我们得玩点儿新花样。”

  “恭城模式”成型于1995年,一个意外促成这个偏远的瑶族自治县的扬名。当时,广西农村经济发展调查组下乡调研,车子中途熄火,时任县委书记的张明沛听到此事,立即嘱咐人把车拖回恭城修理。在县委书记的安排下,调查组人员参观了“考察计划外”的恭城。蒋述卫说,张明沛对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已经很清晰:以沼气为纽带,两头抓养殖业和种果树,形成良性循环经济。在陪同调查组时,中文系毕业的张明沛妙语连珠,专家“越看越有味道”。新模式就这样破土而出,作为典型在区内外推广。

  蒋述卫解释说,恭城模式其实是个“意外收获”。1980年代中期,由于生态环境遭严重破坏,县里大力发展沼气,推广后产生的效益超乎意料。

  黄岭村69岁的村民黄光林是“恭城模式”的“发明人”之一。他回忆说,由于文革期间大炼钢铁,兼之村民一直烧柴,恭城森林砍伐量超过生产量6万多立方米,导致旱灾不断。《恭城县志》载:1961年-1989年,干旱平均两年发生一次,1988-1989年,先后连续两个45天滴雨不降,新街、土陂、五福等村颗粒无收。大家还面临着巧妇难为无“柴”之炊:哪家不够用,只能向邻居借。

  借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时任村长的黄光林说,1979年,他开始琢磨修沼气池,6个月后的一天,“终于亮火了”!不久后,黄岭有30余户农民用上了沼气……2000年,沼气池布于9个乡镇,入户率73%。

  由于沼气池需要粪便做原料,黄光林就买了3头猪回来养。“后来听人说,沼渣还能种出甜果子来———可以赚钱。”黄光林说。但在1980年代,上面严格推行“以粮为纲”的政策,黄岭村1500亩土地清一色种水稻。“国家统购价平均0.12元,我们村人均年收入也就100来块钱。”黄光林说。在他的印象里,当年吃肉只和过春节有关。

  1984年,黄光林在自家旱地里种上20多株蒰柑。两年后,作为县人大代表,黄光林在会上提议:新街村———黄岭上面的行政村———在保证完成公购粮任务的基础上,发展种果。领导回答“建议无效”。可黄光林对后来发生的事有些纳闷:村里果树慢慢多了起来,上面从没人下来检查。

  “恭城果树种植迅速推广,是县领导顶着政治风险干的。”县农业局党组书记邓光盛解释说,当时国家提倡“水果上山”,但恭城山区土地贫瘠、涵水量少,而果树需要大水大肥,“这跟赶猪上树差不多。”沼气推广后,专家发现:用沼渣浇果树,甜度可增加2~3倍。于是,时任县委书记兰世琪、代理县长何先华等开始暗抓种果。“到1980年代末,恭城果树面积近50%,桂林其他地区最多不超过20%。”邓光盛说。

  而在农业政策逐步开放后,县农业局按“一乡一品”的规划引导农民种果树,并在技术、贷款上给农民予支持。目前,全县水果种植面积为38.6万亩,无公害标准化技术32万亩。2003年,汇源集团落户恭城,该集团年鲜果需求量达10万吨,今年下半年果汁开榨后,惠及恭城及周边省市60万农户。

  兰世琪同时抓起了养猪,一户一个沼气池、一个果园、一个猪圈的“庭院经济”在全县逐步铺开。1993年,新官上任的张明沛大力推广“三位一体”生态农业。邓光盛介绍,推广期间,县至乡镇逐级签责任状,推广情况与干部业绩挂钩,每人按级别交纳风险金——200元到500元不等,这相当于当时的月薪。

  “那时候,村里除了人长得不同,其他都一样。”黄光林说。但他很满足于这种“统一”的生活。

  “统一”化生活的背后则是恭城延续了23年的执政思路。从1983年推广沼气至今天的富裕生态家园,4任县委书记、县长始终围绕“生态农业”做文章。1980年代末开始,人均纯收入每年递增35%;2004年,恭城又成为中国沼气入户第一县。而县林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县每年节柴13万吨,森林覆盖率几乎高出全国水平的一倍。

  县历任领导的政绩也得到各方的肯定:前书记张明沛,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厅长;前书记肖芳佐,现任区民政厅副厅长。2006年5月,区、市组织部进行4年1次的市、县换届考核——这是官员晋升的重要途径,在涉及17个县区20余名考核对象中,恭城县领导有4位。有官员说,这种情况在考核史上很少见。

  新模式直面困境

  近年来,饲料贵、猪价直跌,这让养猪的农户越来越少,所以沼气不再是主要能源。本报记者所走访过的6个村里,每户后院都齐整码放着枯果枝,厨房里则摆列着柴灶、沼气灶和液化炉。矮寨村一位村民称,村里不少人都不用沼气了。

  “县能源办来安装沼气管道时,做了一个实验,分别烧了10斤水后,大家看到,沼气的成本比液化气便宜一半。”朱天佑说,“村里人说实惠,我也觉得不错,有奔头。”

  然而几个月后,朱天佑发现猪场很难打理———这几年猪不太好卖,“每头猪要赔一两百块。”

  矮寨村的周永新的养猪经历与朱相似。“这些猪场主要是县里扶持起来的”,县畜牧水产局局长朱泽光说,2003年,县财政拨款60万鼓励养殖大户,2005年,全县兴办百头规模的猪场5个,50头规模的15个。朱天佑、周永新的猪场在扶持行列。

  在供气上,虽然已过了合同上规定的免费使用期,但两人目前仍未开始收费。周永新称主要是人情问题———每月挨家去收钱,面子上不好看;朱天佑养的是肉猪,猪出栏后进入猪仔饲养期,此阶段的沼气进料没法保证,难免引起用户的不满。

  恭城县委书记蒋洪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也提到,“市场发生了变化,养殖业在逐步萎缩。”在一些农民看来,政府的投入维持了“恭城模式”的延续性,但利益链尚需有效衔接。

  “新的设计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县农村能源办公室主任邓世平说,要保持向一个社区的集中、稳定供气,应推广专业的大规模养殖,但就目前来看,独户农民还不具备相应的投资能力;此外,猪场经济效益以3年为一个周期,大型养殖场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比农户要强。邓分析,推广规模养殖、集中供气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农村经济发展到较高层次,能够接受沼气的收费;二是按市场规律,吸引养殖企业投资建场。“目前不好说这套设计在恭城推广是否成熟,但方向应该是对的。”

  生态旅游

  另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已经渐渐成为主流。“现在,村里的旅游可以创效益。”红岩新村村支书朱培民说,而这也是县里的思路。

  蒋述卫介绍,红岩新村修建在老村外围,原来的村落保持不变。“这可以开发成一个景点,展示瑶乡风俗人情。”

  2003年至今,390口人的红岩村共接待游客36万,旅游业收入占村民总收入的四成。其中近一半是考察团,来新村取“生态农业经”。旅游业的红火归功于县政府的精心包装———蒋述卫说,他们从桂林市请来专家,对全村的房子统一规划、设计,格局集餐饮、住宿、自家居住于一体;此外,县财政拨款修建乐瑶寨风雨桥、滚水坝和4个停车场。

  “这是靠政策倾斜起家的旅游,”恭城茶江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黎继锡分析,“要有长远发展,必须回到市场的轨道上来,进行商业包装。”

  目前,黎继锡与红岩新村签定了合作协议。合同规定,前两年,公司要为红岩引入至少8万—10万游客。

  (P1162063)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