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三峡工程践行科学发展观纪实:引领新型水电开发道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19:44 新华网

  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18日电(记者江时强、黄豁)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经过12年建设,开始进入收获季节。

  5月20日,三峡大坝将全线建成,标志着三峡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完工。全长2309米的大坝,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峡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来的滚滚长江水,在雄伟的三峡大坝前化为一面平湖。

  左岸大坝下游巨型厂房内,14台70万千瓦机组,目前每天发电1亿多度,源源不断的电力送往华中、华南、华东;位于左岸的五级连续船闸,每天300多艘轮船有序过坝,年过闸运量超过3000万吨;15.28平方公里的工程坝区,已成为全国工业旅游典范,去年游客过百万人次……

  在这一系列鼓舞人心的成就背后,不仅饱含着建设者的辛劳与汗水,也折射出我国在三峡工程建设中践行

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水电开发中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水电开发道路的坚实步伐。

  ●最大限度发挥水利枢纽综合效益

  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中华民族“百年圆梦”的一项世纪工程,从建设开始,三峡工程就力求实现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在内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说,防洪是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虽然根据初步设计规定,三峡工程在围堰挡水发电期不承担防洪任务。但为了充分发挥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水库水位由高程135米提高至139米,从而使水库拥有了20多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

  2004年9月8日,长江上游洪水以60500立方米/秒的峰值通过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三峡工程首次发挥拦洪错峰作用,成功拦蓄洪水4.95亿立方米,减轻了长江中下游防洪的压力,并保证了枢纽安全度汛和机组安全发电。此外,根据施工进展,通过科学论证并经国务院三峡建委批准,三峡工程提前一年即2006年汛后将三峡水库蓄水至高程156米。这样,在汛前降低水位可以获得有效防洪库容110亿立方米,相当于荆江分洪区蓄水量的2倍,从而可以大大提高三峡工程的拦洪错峰能力,有效减轻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压力。

  三峡水库蓄水后改善了长江航道条件,“黄金水道”的作用得到更为充分的显现和发挥,大大地促进了川江航运的发展。通过三峡河段的货运量已由以往最高年份的1800万吨增长1倍以上。为保障双线五级船闸等航运设施的正常运行,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每年从发电的收入中提取相当比例的公益金用于这些公益性资产的保值和运行维护。针对近几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滚装船,还适时启动了“水-陆-水”翻坝转运方案。此外,在枯水期还通过增加下泄补偿流量,有效地解决了下游航道水深不足的问题,保障航运畅通,促进西部经济及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建设“绿色”世纪工程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然而,这个梦想也隐含着另一种忧虑--如何正确处理水电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这种忧虑不无道理。三峡库区从明清以来,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就比较脆弱。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三峡地区人多地少,城镇密集,人类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而在三峡库区蓄水之后,水流速度减缓,水体稀释自净能力减弱,水环境容量降低,将进一步加大三峡库区环境保护的压力。

  为此,从2001年到2010年,国家计划投入近400亿元治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将分批建成150多座污水处理厂、170多座城市垃圾处理场,将使三峡库区的污水及垃圾处理率达到85%以上。这项新中国建立以来投资最大的水污染防治工程已经开始发挥效益,一座座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结束了库区城市污水直排长江的历史,新建的垃圾处理场,改变了库区城镇垃圾沿江堆放的“传统”……

  为保护三峡地区物种资源,三峡工程建立了陆生、水生自然保护区,甚至对淹没线下的珍稀植物也进行“移民”。科研人员从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上、乱石嶙峋的河滩边,将荷叶铁线蕨、黑桫椤、蔬花水柏枝、中华蚊母、崖柏等珍稀植物,一一从生死线上抢了回来。为了给一株1.5公斤重的中华蚊母“搬家”,甚至附带了250公斤左右的石头;为使移植的桫椤存活,三峡珍稀植物园修建了大型人工瀑布,以营造水雾纷飞、潮湿的生长环境。三峡珍稀植物园主任向秀发说:“珍稀植物也‘移民’,充分体现了三峡工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

  ●以人为本破解“世界级难题”

  三峡工程移民搬迁113万人,移民规模和安置难度堪称世界之最,是一项史无前例、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的系统工程,被称为“世界级难题”。

  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对三峡移民政策进行科学调整,使移民工程顺利实施。三峡库区的安置容量不足,1999年国家对移民安置政策进行重大调整,鼓励和引导三峡农村移民外迁;三峡库区要搬迁的企业大多污染和亏损严重,国家根据这一情况又做出调整--破产关闭约1000家“污染、亏损和耗能多”的企业,为三峡库区的工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次脱胎换骨的机遇。

  三峡工程的兴建使三峡库区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时期,移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1992年至2005年,三峡库区县GDP增长了2.2倍,财政收入增加了2倍以上,人均纯收入增加2倍以上。

  为积极开展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国务院批准从三峡发电收入中每度电提取4.5厘钱设立三峡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提取0.5厘钱设立三峡库区移民专项资金,2004年至2009年,从三峡基金中提取总计30亿元建立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与后期扶持基金统筹使用。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认为,三峡工程建设得到了包括库区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因此公司更应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随着“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的开发理念深入人心,以及三峡工程进入全面收益期,承载了几代人情感与重托的三峡工程将更加造福于民。(完)

  ■相关稿件

   ·

  ·

  ·

  ·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