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重庆还能出《黄杨扁担》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0:15 红网

  《黄杨扁担》是哪方民歌?在央视全国青年歌手大赛上,一选手回答“四川”,评委首肯“答案正确”。

  错了!作曲家说《黄杨扁担》是流传于重庆秀山一带的民歌,当年他“一个音符都没有改”地记录整理而成,后以男声合唱唱响全国,冠之“四川民歌”收录进国家级音乐教材。而“重庆直辖这么多年了,大家应该对此改口”。

  改口难也。旷日持久的成渝两地“口水战”,重庆往往道理占上风而人气不足。人气不足在于文化底蕴还不很深厚,实力还不够强大。举例就明白。你看,英语多“牛”啊,13亿中国人便有3亿学英语。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全国英语职称统一考试,一年进帐几个亿,这块肥肉谁舍得弃?再看,大学谁最牛?美国的不说,单是香港大学就胜过清华、北大。因为香港的经济发达呀,文化氛围好,内地比得上吗?难怪考生奔香港。

  再说重庆,多数外地人只记得重庆有一本书(《红岩》)、有一座山(歌乐山),还记得起什么?要不是搭给你大三峡移民,重庆直辖得起来吗?

  《黄杨扁担》属地之争,表面上说是本土品牌文化宣传不够,究其根源是重庆的发展思路有问题。最要命的是,把重庆的发展重点定在了“美女、美景、美食”上。你看,重庆的几十家媒体,异口同声地吆喝竞选“美女、美食、美景”,居然没有一个象样一点、大气一点的时评专栏。我以为,发百姓之声,发得最好、最多的是重庆电视台的“天天630”,它主要有两大版块:一是本地当天新闻,二是“重庆恁个多好心人”。但是也有不少本地人批评它鸡毛蒜皮太多了,重大民生问题及真正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却不采,不播。

  民歌《黄杨扁担》是重庆的土特产。重庆还有多少土特产?成都有“瓜娃子”,重庆有“方脑壳”,说起来都是“展言子”。但是成都人展言子有一分从容,一分调侃,而重庆人一句话不对胃口,就脸红筋涨要动手,连女娃儿都要给你“拉爆”。这一点说好是耿直,说不好叫缺乏自信。

  自信是需要实力的。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重庆要变成“大重庆”,尤其是文化大重庆,应该坚持自己的本土文化,如巴文化、抗战文化、“红岩文化”。打造具有重庆特色的文化,更要重视本土人才,培养本土作者。

  重庆还能吃出个“黄杨扁担”吗?如果重庆文化舞台上还在“抓壮丁”,还是“山城棒棒军”、“傻儿师长”、“傻儿军长”、“傻儿司令”……那外地人不把你当“哈儿”也看作是“哈儿”了。

稿源:红网 作者:傅一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