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两亿农民工落户城市,留人易留心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0:31 时代商报

  农民工盼望有个城市户口不?当然,盼,而且盼得心痛。

  现在有好消息了:未来五年,我国可能出台系列政策,使近两亿农民工真正成为城市人。这是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在“中国—欧盟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上透露的信息。

  两亿人成为城里人,在任何国家这都是一项极其浩大的工程,相关的配套行动一定极其浩繁。我们假使5年后,真的有两亿农民工有了城市的户口,在欣喜之余,也该想想,最重要的是,城里人该为农民工做些什么。

  或许到时候,城市户口未必像现在一样抢手,大家拍胸脯想想说句实话,当“农民工”都能轻易落下城市户口的时候,这“城市户口”还会那么抢手吗?我还想到问题的另一方面,即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当生活在农村变得很美好很便捷的时候,农民工兄弟是否还愿意留在城市?

  有这样一则新闻,据新华网报道,杭州文一街小学塘北校区招收民工子女,遭到了很多当地居民的抗议,认为这样会影响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进而影响自己的孩子。

  很明显,精神上的歧视才是农民工在城市里的特别负重。如果我们的城市学生家长都带着这样的心态对待我们的农民工和他们的孩子,即使给他们上户口,他们愿意这样在被防备着歧视着的生活空间里生活吗?

  今年两会也是特别重视农民工的问题。一位委员认为,农民工不要政府管,到城里打工、创业,挣钱后买房子居住,但因为没有户口而得不到城里人的承认。而假使他们有了户口,如果从事的还是现在的活计,干的是最脏、最苦、最累的活,居住的条件是城里最差的,他们的子女在城里接受教育时受到歧视,想想,农民工愿意住在这样的城市吗?

  构建

和谐社会,精神和谐是核心。农民工需要尊重,某种程度上对于他们来说,要的是不再受到歧视,能得到公平的待遇和尊重。一位农民工说,他不到10岁的孩子一次放学回家后讲的话让他难以忘怀,“我不敢在学校说四川话,同学会笑话我是外地人”。为什么人们看到一个说英语的外国人会觉得人家了不起,看到一个说地方话的外地人就表现出看不起呢?

  尊重和公平是一个软环境,不是几个文件就能解决的。所以,城市的宽容需要所有市民来支持,城市也应该为歧视农民工感到羞耻。

  公平和尊重,比户口更重要。

  ◎首席评论员 万应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