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厄瓜多尔赶走美石油公司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0:37 环球时报

  厄瓜多尔,拉美第五大石油出产国,15日宣布废除与美国西洋石油公司签订的在该国的运营合同,没收其资产以及各种机械设施。至此,又一个拉美国家踏上了石油国有化之路。

  厄瓜多尔能源部长罗德里格茨15日表示:“我们接受了厄瓜多尔石油公司(国有公司)和司法部长的请求,宣布那些合同无效。这个决定意味着与西洋公司合同中的油田将立即收归国有,包括各种机器设备。”他还指出,厄瓜多尔石油公司有足够的经济和技术实力
接管西洋公司的油田。目前,厄瓜多尔尚未透露接管的具体时间和方式。

  西洋石油公司1920年成立于洛杉矶,是厄瓜多尔最大的投资商之一,日开采石油10万桶,约占厄瓜多尔出口量的20%。在厄瓜多尔政府做出这个决定前,西洋公司曾承诺向厄瓜多尔政府提供2000万美元现金以及其从

国际油价上涨中所得利润的50%,但被拒绝。西洋石油公司发言人16日表示,该公司仍将努力和平解决这一纠纷。分析人士认为,与厄瓜多尔合同的中断无疑对西洋公司是一个重大打击。消息传出当天,该公司
股票
大幅下降。

  这场纠纷的直接原因是西洋石油公司在未经厄瓜多尔

能源部同意的情况下,将厄瓜多尔一油田40%的产权出售给了加拿大恩卡纳石油公司。但更深层的原因则是拉美的能源国有化浪潮。随着国际油价的攀升,许多拉美国家都在加强对能源和矿藏的控制,委内瑞拉、玻利维亚等国相继走上了能源国有化之路。厄瓜多尔2月份爆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抗议,人们要求政府将外国石油公司赶走,并且实施改革,让穷人从石油收入中受益更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厄瓜多尔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顺势而动。目前,在厄瓜多尔运营的还有一些加拿大、巴西的石油公司。

  针对拉美国家近段时间采取的一系列能源政策,剑桥能源咨询公司总裁丹尼尔·雅尔金表示,上世纪70年代油价高涨时期曾出现的能源民族主义如今又回来了。他称,在低油价时代,产油国的政府总是热衷于寻求开放政策,但是一旦油价上涨,他们手中又有了一张“好牌”。▲

本报记者 孟祥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