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妙手一时 仁心一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1:27 大江网-江西日报

  在省胸科医院,张玉兰的知名度很高,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年代里,不满20岁的她从北京来到江西这块红土地上,一晃就几十年。“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三八红旗手”、“南昌市劳动模范”等几十项荣誉,见证了她在省胸科医院默默奉献的30年,也让她成为职工心中的好榜样、病人心中的好医生。

  57岁时,张玉兰顶着巨大风险引进“洗”肺术,为我省治疗尘肺病人开辟了一条新

  1998年,张玉兰遇到一例患肺泡蛋白沉着症的病人,这种病非常少见,药物治疗效果不好,需进行肺泡灌洗术才能祛除病痛。当时,肺泡灌洗技术在我省还是空白,病人转至上海某医院进行肺泡灌洗术后,病情明显好转。

  这件事,促使张玉兰萌发了引进大容量肺泡灌洗术治疗尘肺病人的想法,并得到了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可灌洗手术存在很大的风险,在别人看来,这对获得了众多荣誉、拿到最高职称、从未进过手术室、时年57岁的内科医生来说,实在没有太多必要。可张玉兰坚决要干成这件事。

  第一例尘肺病人是来自上饶县的农民高清崽,一期矽肺患者,经过实施大容量肺泡灌洗术,平时上楼、爬坡直喘气的他又能挑担子下地劳动了……

  到目前为止,张玉兰和她的同事们已经给来自全省各地的150多位尘肺病人进行了这种“洗”肺手术治疗。如今,她和同事们又成功开展了双肺同期大容量洗肺技术,她承担的风险更大了。

  为了给病人省钱,她随身带着自己抄写的药品价格本,开处方时掏出来对比一下,为病人选择价格最便宜、疗效最适宜的药品

  张玉兰随身的口袋里有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着的,是

医院各种药品和检查治疗项目的收费价格。

  抄这个小本子,缘于这么一件事:有一回她发现一个尘肺病人和他的妻子吃饭时只吃一份蔬菜,便对病人说:“你有病,需要营养,要吃点肉。”病人回答说:“我不爱吃肉,我爱吃蔬菜。”尽管病人这么说,但张玉兰还是看出了病人的窘境,马上为病人买来一份肉饼汤,病人一下子全吃完了。

  从此以后,同事们常常会在星期天时看到张玉兰趴在药品价格栏目上,或是趴在电脑前抄药品的价格。如果有同类型的药品可供选择,她就会掏出小本子,挑出疗效最适宜、价格最便宜的那种给患者使用。在她的影响下,现在科里的年轻医生也像张玉兰一样,不仅关心药品的疗效,也格外关注药品的价格。

  病人看病的钱被偷了怎么办?病人术后效果怎么样?病人等待手术期间寂寞了怎么办……张玉兰说:只要是病人的事,我都操心

  因为老担心病人带来住院的救命钱被小偷偷了,张玉兰对接诊的住院病人有这么一条规矩:先去存钱,再进病房。

  大容量肺泡灌洗术毕竟是项新技术,病人手术后说效果很好,但远期效果会怎样?疗效能否进一步提高?带着这些问题,张玉兰不顾自己年纪大、工作忙,提出要到尘肺病人较集中的农村、基层工矿对病人进行回访。于是,宜春、萍乡、贵溪、安义等地的农村和工矿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今年1月14日,她带着尘肺灌洗治疗小组的10多个医务人员,顶着严寒,冒雨驱车前往星子县华林镇,许多村庄汽车无法驶入,只能抬着仪器设备,踩着泥泞小道步行。那天,许多尘肺病人一大早从四面八方赶来,把虎口村病人周火金家挤得满满的。有些病情相当严重的尘肺病人得知不能做肺泡灌洗术时,马上就哭了:“医生,你们怎么不早点来啊?”病人求生的欲望和痛苦的表情,深深地刺痛着张玉兰的心。她知道回访还有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宣传尘肺病的危害,让更多人懂得预防的重要意义。

  为了让病人早点出院,张玉兰常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将灌洗手术安排在中午。手术完成后她放心不下,还要亲自留在病房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直到病人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

  尘肺病人大多来自偏僻的山村,为消除病人及家属的寂寞,她利用休息时间带病人及家属到八一公园、红谷滩等处游玩。这些病人和家属高兴得热泪盈眶,拉着张玉兰直说:“您真是个好医生!”

  本报记者杨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