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专利代理,何时不再尴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1:27 大江网-江西日报

  专利代理人,一个时代孕育的新名词。他们是发明申请人和专利受理部门之间的桥梁,他们不仅可以帮助发明人撰写规范有效的申请文件,还可以在侵权纠纷取证、交易许可转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随着人们知识产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专利代理职业被视为新兴的“朝阳职业”,他们拥有广泛的发展空间。在我省,专利申请量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良好态势。据统计,近五年
的专利申请年平均增长量超过了12.7%,“十五”期间全省共申请专利11749件,比“九五”专利申请量增长了75.1%,这其中有46%的专利申请都是通过代理完成的。

  面对如此大的专利代理需求市场,我省目前从事专利代理的专业人员却只有34人,同时因为一项专利代理业务所花费的时间很长,往往需要两三年,甚至更长,这导致我省的专利代理人严重供不应求。以我省规模最大的专利代理服务机构——江西省专利事务所为例,现在该机构有从业资格的专利代理人只有7位,人员的紧缺使得他们只能开展一些最基本的工作,很多更深层次、高水平的工作都不能进行,这不仅制约了专利代理机构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到我省

知识产权的保护。一些专利申请人因为不熟悉申请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而造成创新成果的流失,还有一些申请人不得不去省外寻求专利代理,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专利申请的成本,也不利于我省专利申请队伍的壮大。

  专利代理人年龄断层也是当前专利代理市场出现的一个突出问题。现在我省的30多位具有从业资格的专利代理人平均年龄超过了50岁,并且多数是在上世纪80年代经过简单培训获得资质的。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尤其对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缺乏了解,是这批代理人的“软肋”。代理人员的老化直接导致代理服务质量的下降,使得越来越多人不愿意申请专利。

  据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徐彬介绍,现在我省专利代理人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主要原因是,当前社会对专利代理人这个新兴朝阳职业不了解。每年我省参加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的人员都只有不足20人,加上这一考试难度较大,导致近10年我省都没人考取,获得从业资格,无法补充专利代理队伍的新鲜血液。虽然我省高校近两年陆续开设了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但这类专业的大学生只有法学背景,我省迫切需要一批懂技术、懂法律、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为各项专利“撑起保护伞”。

  本报见习记者郑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