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渴望理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1:28 大江网-江西日报

  我从医近20载,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可谓一言难尽。最令我忧心的就是病人或家属对我治疗的不理解,借此机会一吐为快吧。

  其一:看病用药跟着广告走。

  “吴医生,我拉肚子,给我开点‘泻痢停’吧。”在我的诊所中,经常可以碰到这
样自作主张的病人。

  我并不否认那些广告药品的药效及质量,可要知道,疾病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不是光凭一个症状就能判断是何种病。即使是同一种疾病,也不是一种药就可以完全治好的,弄不好会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如果不经医生诊断就自行购买药品服用,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更何况那些广告药品成本较高,经济上也不合算。

  其二:不管什么病都要打“吊针”。

  打“吊针”也就是静脉滴注,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有效措施。近些年,很多人都错误地认为,打“吊针”治病来得快,效果最好,于是不管是感冒、中暑,还是高血压、心脏病,只要看病都要求医生给他打“吊针”。殊不知,滥打“吊针”不但会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还会增加病人的耐药性,引起输液反应等不良后果。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只要肌肉注射两至三天青霉素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有些人却偏要医生用静脉点滴先锋霉素,并要求加激素。虽然按病人的要求治疗病可能是好得快些,但带来的隐患是很大的。

  说句实话,如果用高档药和打点滴治疗疾病,对我的经济收入是有很大好处的,可良心和职业道德告诉我,不能答应这些患者的要求。有些病人以为我是怕麻烦,对我意见很大,不过我相信,只要从患者的利益出发,总会赢得这些患者的理解!

  (浮梁县经公桥镇歧田卫生所吴国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