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国六条”为房市调控确立理性原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1:45 华夏时报

  昨天,国务院出台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等六项措施调控房地产业。昨天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强调,进一步搞好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控,要坚持落实和完善政策,调整住房结构,引导合理消费;坚持深化改革,标本兼治,加强法治,规范秩序;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区别对待。

  近来,国内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房产商操纵房价、市民拒当“房奴”等等非理性现象
。“国六条”的及时出台无疑将对房市起到积极的规范和引导作用,为各级地方政府执行新一轮房产调控提供了行动指南。

  与一年前出台的“国八条”相比,这次的“国六条”则比较温和。这种风格的变化根源于去年与现在调控对象情况的不同。经过一年多的

宏观调控,当前国内各城市之间的房市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不同,北京的房市和上海的房市就差异明显。所以,国务院要求“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区别对待”。这就要求各级地方政府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根据各自城市的房市实际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由此,“国六条”摒弃了“一刀切”的做法,而是提倡医学手术式的精确到位。与近来国内房市的非理性氛围相比,“国六条”所透露出来的理性原则应当成为各级地方政府执行、落实政策的内在尺度。

  从政策的执行方面来说,地方政府细节性的配套措施是“国六条”发挥实效的关键。此次,国务院会议要求“各地区、特别是城市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把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控制住

房价格过快上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目标责任制,促进
房地产
市场健康发展”。这既再次强调了地方政府在房产调控中责任重大,也通过将调控目标纳入政绩考核的办法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动力和压力。这为“国六条”的政策落到实处确立了保障。因此,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出台相应的配套性的措施,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从全局来看,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我们希望,“国六条”的出台和落实,能够化解当前的一些突出问题,同时在“标本兼治”的原则下,也为解决我国房地产业的根本矛盾寻找到出路。


作者: 本报评论员于德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