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户口姓氏错登15年一家不安(图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2:14 重庆晚报

  

户口姓氏错登15年一家不安(图文)

  付先生儿子原户口簿上登记的姓氏就是“传”

  最近几个月,涪陵区的付先生总是吃不香、睡不安稳,因为当地人对“付”字的习惯用法,导致当年在登记户口时家族姓氏被错登了,但儿子的学籍档案上却写着本来的姓,
势必会给孩子造成麻烦。昨日,记者陪付先生向当地派出所说明情况后,民警迅即做了更改。

  姓氏不一生隐忧

  付先生家住涪陵区稻庄,与妻子在家做小生意,儿子付豪(化名)已经15岁了,上初二。眼看着孩子越来越大,他越来越担忧:儿子学籍上的名字与户口簿大相径庭,眼看儿子就要到办身份证的年龄了,如此下去,势必会给孩子将来的学业以及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去年10月,付到当地派出所,要求更改孩子户口上的姓氏,但因未将原因讲明白,派出所没有办理。这半年多时间,付先生经常为此愁眉苦脸,夜不能寐,“若耽误了孩子前途,那可怎么办?”无奈之下,16日,付先生向本报求助。

  原是避讳惹麻烦

  昨日中午,记者见到了心急如焚的付先生。在其家庭户口簿上,记者看到,付先生和儿子的姓氏都登记为传字。据记者了解,付先生的儿子上学以来,学籍上用的一直都是“付豪”这个名字。

  差异是怎么造成的呢?付先生解释说,他们本就姓付,老一辈人习惯用繁体“傅”,在当地话中,大家认为这与“父”同音,叫起来就涉及辈份问题,为避讳,很多人用“傳”(“传”字的繁体)来代替,后来他们用的“付”字,又与“传”的字形相近,久而久之,当地人就将两字通用了。记者走访中,就连派出所民警都称,当地“付、传是一家”。

  据付先生介绍,当年为儿子上户口时,是村里派人来统一登记的,他报了儿子的名字付豪,登记人按习惯就写成了“传豪”,后上报派出所,户口簿上就按此登记了15年。

  民警及时解烦愁

  昨下午三点过,记者陪同付到所属的江东派出所,肖所长了解详细情况后,当即签字批准了他的更改申请,户籍民警花5分钟时间,就为付的儿子“正了名”。虽然付先生自己户口簿上登记姓氏也是“传”,但因其身份证等资料都一致,在征得派出所同意后,未再改动。

  困扰大半年的心结一朝解开,付先生激动万分,离开派出所时的步履也轻松了许多。在感谢派出所民警的同时,付先生也特别感激本报的新闻援助。

  记者 赵远哲 文/图网络编辑:甘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