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雄坝天下 湖南人让三峡提前创造3亿元经济效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2:52 红网

  红网5月18日讯(潇湘晨报特派记者 刘 勇 肖 娟 徐海瑞) 人们用“亘古不变”来形容山川河流,但是现在,三峡的山川却因建设者的辛勤劳作而产生了巨变!

  更值得我们骄傲的是,如果把这种来自五湖四海的力量按照行政区域来划分,那么其中最大一股力量当属我们湖南——在三峡库区的建设工地上,随处可以见到湖南人的身影,而有“水电湘军”之称的水电八局机电制造安装分局三峡项目部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提前百余天创造经济效益

  “我们是第一次干这样大的发电机组!”水电八局机电制造安装分局三峡项目部副经理周光荣说,三峡发电机组号称“巨无霸”,单机容量70万千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其中最先安装的机组(2号机)重达4888吨。2001年11月22日,开工令正式下达,水电八局三峡机电安装项目部的1100颗心跳动在这世界第一机组上。

  “三峡左岸的第一台机组和最后一台机组都是我们湖南人安装的。”据水电八局机电制造安装分局三峡项目部副经理邓常义介绍,他们在左岸成功安装了6台同样的发电机组。更值得骄傲的是,每台机组的安装,湖南人都是提前完成任务。据周光荣介绍,他们安装的6台机组所用时间比预定时间总共提前了上百天。

  常言道:“一江春水向东流,流的都是煤和油”,水电站的主要收益就是“卖电”。依照三峡电站的设计,每台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为70万千瓦,目前实际发电负荷为55万千瓦,以每度电0.25元计算,一天24小时可以产生330万元的经济效益,提前100多天时间,就等于提前让三峡创造了3亿多元的经济效益。

  “好多年春节都没有回家了”

  5年前,周光荣和邓常义先后来到三峡。“我们已习惯在外面工作,到三峡来,生活上没有什么不便。”在两位三峡建设者看来,三峡建设带给他们的最大压力并不是来自身体而是来自精神上,因为他们在工作中执行的“三峡标准”要远远高于“国内标准”。对于工程质量全部要求要向世界第一看齐。

  据周光荣介绍,为了三峡机组的安装,很多工人有好多年都未回湖南陪家人一起过春节了,有很多人甚至是三四年才回一次湖南,他们都是拿着普通的工资,默默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等我的女儿长大了,我可以骄傲地告诉她,三峡的发电机组有一部分是爸爸当年安装的。”边说着周光荣和邓常义两人疲惫的脸上都显出自豪的神情。

  根据初步预计,水电八局机电制造安装分局三峡项目部将在2009年上半年才能正式离开三峡库区。

  新闻链接

  三峡右岸12台发电机组进入安装

  红网5月18日讯(潇湘晨报特派记者 刘 勇 肖 娟 徐海瑞) 去年9月份,水电八局完成了三峡左岸的最后一台发电机组的安装。而到目前为止,三峡右岸的12台发电机组也正式进入安装阶段。

  据水电八局机电制造安装分局三峡项目部副经理周光荣介绍,三峡电站由左岸、右岸电站两部分构成,分别安装70万千瓦发电机组14台、12台,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是目前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其中,三峡左岸电站14台机组已于2005年9月16日提前一年全部投产发电,水电八局承担了其中的6台机组安装工作。而三峡工程右岸电站26号机组预计到2007年8月全部完成安装,将成为三峡右岸电站首批发电机组。

  水电八局创下多项世界之最

  据介绍,水电八局在进驻三峡,成为三峡工地首家施工企业集团之后,创造了多项世界及全国水电施工之最。

  第一项之最是由水电八局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三峡下岸溪人工砂石系统,该系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工砂石开采系统,2000年创下了461万立方米年生产砂石记录。第二项之最是水电八局三峡机电制造安装项目部、高质量制造了长40米、高4米、重达115吨的三峡永久船闸桥机轨道钢梁,被称为“国内第一梁”。

  同时,水电八局还承接制作了世界上同类型最大的叠梁门,即三峡永久船闸第一闸首检修叠梁闸门。另外,三峡工程建设首台机组保温保压蜗壳二期混凝土于2000年12月29日开盘浇筑,比预定工期提前15天。蜗壳为发电机组水流的通道,在保温保压下进行混凝土浇筑,此为国内首创。

稿源:红网 作者:刘 勇 肖 娟 徐海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