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英雄徐建涛病床上谈血性:有血性不一定要流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2:53 红网

  红网5月18讯(潇湘晨报特派记者 张平平) 5月7日下午16时30分至17时10分。怀化市东兴步行街口。东兴集团员工徐建涛在这40分钟里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一个27岁青岛汉子身上的血性。在从一位抢劫犯手中夺回一名老太太的金耳环后一小时,徐便遭到了7名手提砍刀男子的疯狂报复:身上被砍七刀血流如注,当场昏迷。

  5月17日傍晚。夕阳西下的怀化市第三人民医院笼上了一层绚目的金光。霞光从博爱
楼603病房的窗户透进,徐建涛斜靠在病床上,面对记者的采访,显得浑身不自在。每一个相熟的病友或医生经过,他总是这样介绍记者:这是我亲戚。若非事先了解,记者无法想象:这个一脸憨厚之相的小伙子身上曾发生过那样一场惊天动地的壮举。

  “身边有很多像我这样的人”

  记者:今天网上有人以你和韦黎、高春娜三人事迹为例,三人有个共同特点,都不是湖南人,然后抛出“湖南人,你的血性狗吃了”的话题。你知道这事吗?

  徐建涛:今天下午我一个战友打电话告诉我了,说心里话,被人赞扬总不是件坏事,但回头想想,那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在我身边有很多像我这样的人,有血性并不是一定要流血,做好事并非一定要追歹徒。

  我本人就不赞同“湖南人血性被狗吃了”这一观点,这太偏激,也有点极端,湖南也有个叫吕曦东的,在贵州他面对呼啸而来的列车舍身救人,这也是湖南人的“血性”所在。

  我有个同事家就在怀化市太平桥,在我出事的前几天,他就在公交车上制止过一名扒手的偷窃行为,头部还挨了一拳。他没我运气好,这事在我们公司都很少有人知道。

  我身边有很多人在做好事,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见义勇为被歹徒报复和上公交车扶老人是同样的,都是在帮助别人,都是以血性在做事。血性这词范畴太广,不一定见血才叫血性。血性应该就是人的一种正义感,面对不平,大吼一声,就是血性,如果大家都大吼一声,坏人就怕了,正气就有了。

  “出名太快不是什么好事”

  记者:你了解病房外面的世界是怎样评价你吗?

  徐建涛:从写我事迹的第一篇报道开始,就有朋友源源不断将外界一些消息转达给我,总体来说当时的情形和外界报道的差不多,但有些细节还是有些出入,有些太直白的话我真没说过,比如说我是大英雄,这话有点假了,我真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三个字。但我理解,外界对我的一切评价和出发点都是善意的。

  记者:出名的感觉怎么样?

  徐建涛:出名太快不是什么好事,像做梦一样,在过去的10来天时间里,我不得不面对众多的镁光灯和电视镜头,我都无法安心治疗下去。坦率地讲,我从前也想过出名,但真有这经历还不如不出名好,我现在躺在床上,双腿不能动弹,好想早日回到工作岗位上去,这人一闲下来就难受。

  现在公司所有人都很关心我,我很希望这种关心和那天发生的事无关,真不希望因为自己那次普通的经历而得到特殊关照。

  “我也不想流血”

  记者:你是不是说过“下次遇见有人抢夺,我还会站出来”?

  徐建涛:是说过,现在我也再重复说一次,下次遇见有人抢夺,我还会站出来。但结果希望和这次不一样,我不想再流血,我当过兵,流过血,但如果再也不发生抢劫这样的事情有多好,谁也不希望自己通过流血来换得个好名声。

  记者:从见义勇为到遭歹徒报复被砍七刀这段过程中,你心里怎么想的?

  徐建涛:很多人问过我这问题,但坦率地讲,当时我真什么也没想,看到有人抢劫我就冲上去了,事后遭人报复被砍时我心里也害怕,碰到那样的事,谁心里都发怵,刀子砍在肉上不是件好受的事。说心里话,说是那样说,但下次真再碰到类似的情况,冲不冲上去还得经受下一次的考验。

  新闻链接

  怀化市委书记慰问徐建涛

  红网5月18日讯(潇湘晨报通讯员 罗运山) 18日,怀化市市委书记张文雄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廉世界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陈善美到怀化市第三人民医院看望见义勇为英勇负伤的徐建涛。

  张文雄高度评价了徐建涛的见义勇为行为,他号召全市人民向徐建涛学习。同时,张文雄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徐建涛赠送了慰问金。

  5月7日徐建涛负伤住院后,怀化市社会各界领导和群众纷纷到医院看望英雄,并纷纷为他慷慨解囊。怀化市公安局鹤城分局团结派出所民警自发为徐建涛捐款近3000元,并在4天时间内将其中的6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另外一名犯罪嫌疑人尚在追捕过程中。

  网友理性反思血性内涵

  红网5月18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吴通清) 18日,关于“湖南人血性是否丧失”的话题就像初夏的天气一样热烈,读者还在连续不断给本报打来热线电话,红网论坛一样人气急升。截至昨日21时30分,主帖点击率68000,跟帖1228。论坛相关血性讨论主帖共73篇,总点击逾11万,跟帖超3600。其中重头主帖9篇,总点击逾10万,跟帖超3200。此外,国内各大网站的BBS内也都人气十足。

  显然,不管身居何方的湖南人,还是其他省份的人都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湖南人“血性之争”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话题。

  与湖南人的反弹成鲜明对比的是,外省人照样还在扔“砖头”,而且不仅限于本省的报网,已经波及全国各大网站(或其他媒体转载相关报道)。本报读者周小姐称,她浏览了几家网站,发现湖南人“被网友骂得厉害”,为此,她一直跟帖到凌晨一点多。

  更多人开始理性对待

  18日,本报关于“湖南籍网友誓死捍卫湖南血性”的报道在网上也引起了高度关注。至18日下午5时48分,已有144份跟帖,点击率达7714人次。湖南籍网友继续通过大量例子来证明血性犹在,“不服”调子继续走高。不过,也出现了更多的理性声音。

  在红网论坛里,几名网友都表示,捍卫肯定是要的,但并不是喊几句口号那么简单,只有付之于行动,才是最好的。

  网名叫“比安槟榔”的网友是这样理解的:“湖南男人之所以被批评,是因为湖南男人一直自己把自己当作中国男人的代表。有理性的男人该静下心想想怎样改变自己,怎样让自己的故乡更加富强。”

  网名为“myitdream”的湖南籍网友称:“我强烈支持‘湖南人,你的血性狗吃了’这篇文章,可以让还有些良知的人清醒一下。”他还讲到,有一次在火车站,他看到一个扒手在偷两名妇女的包,不顾一切地上前阻止,而事后那两名妇女竟一句“谢谢”都没说就走了。

  本报读者周女士也称,还在她小的时候,周围人一看到小偷,就会齐心合力去抓,如今有正义感的人越来越少了。

  保障制度有待健全

  读者及网友都认为,“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正义感是社会的良心”等等观念都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人们的顾虑也确实增多了。

  在长沙市东塘开店子的唐先生说,他也经常看到有扒手偷东西,但担心自己没能把握好分寸,因为面对邪恶,虽然每个人都有义务去管,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去管。

  此外,很多读者及网友都提到,见义勇为是应该提倡的,但是,在社会保障制度,比如见义勇为基金还没有完善健全之前,人们又退缩了。有人甚至从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寻找原因,比如“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退一步海阔天空”等等“金玉良言”的禁锢。

  提倡正面的血性

  什么是“血性”?很多读者开始在思考。

  读者刘先生认为,有时候血性与冲动是连在一起的,而冲动之下往往容易做出极端的事,这些事有可能会演变成坏事。他描绘了这样的一个场景:A下公交车前被B踩脏了鞋子,A越想越气,“这是新鞋子呀,进口鞋呢”。于是不顾一切地追了几百米,直到“霸蛮”将公交车拦下,非要把B揪下来论个是非。“这样的血性值得提倡吗?”

  读者吴先生指出,有些人一些鸡毛大的事,也非要争个子丑寅卯,“你泼我一瓢水,我要淹了你的屋”,这种做法显然成了蓄意报复。

  读者谭先生认为:血性是指人对社会普遍价值观和普遍公民道德的坚持和守护的勇气和正义感。表现形态上是刹那间的无意识选择,实际上是社会积淀和教化形成的个人意识,是一种自觉,一种习惯。具体来说,正面的血性有两种表现形式:A、对于人类普适价值诸如公平、正义、良善等的维护与坚守,即维护力量。B、对于国家和行业以及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建设,即建设力量。人类普适价值观包括:公平、正义、良善、互助等。这几类普适价值是人类的天性和本能。我们提倡的,应该是这种正面的血性。  

  湖南人血性故事

  果断出手制服流氓

  讲述:本报读者 张先生

  我住在长沙河西,那是前年春节刚过的时候,我乘坐118路公交车准备到南湖市场购买建筑用工具,在商学院站上来一个女孩,后面得知,她那年刚毕业,回学校办点事。当时她正好站在我旁边。车上挤满了人,两名嘴里喷着酒气的男子竟然调戏起她来,还动手动脚。

  我实在忍不下去了,站了起来说:“你怎么这样?”对方说:“关你X事。”我以前练过两年的跆拳道,一气之下,一把就将比我还高的那个男的打翻。见此情景,其他几个大学生模样的乘客也纷纷过来帮忙,一起将那两个流氓教训了一顿。此时,车子已到溁湾镇站,我们一起将那两个人打下了车。

  事后,那名女孩还跟我成了好朋友,直到现在都有联系。

  硬是追回赃抓到人

  讲述:罗剑(邵阳人,现在昆明工作)

  我现在缅甸出差,在网上看到贵报的报道后,特意与你们联系。

  2003年10月份,那时我还在长沙,一天我坐车去浏阳办事。路上,一个女孩子哭着说,她的钱包被人偷了,并指证了嫌疑人,没想到还挨了对方的打。见此情景,我站了起来喝止对方。对方便顺势想下车,此时发现他还有两个同伙。由于女孩的钱还在他们身上,在我的带头下,我们多名乘客开始追赶这3个小偷。听到喊声后,村民也加入了追赶的队伍。后面把3个小偷都给抓住了,追回了被偷的钱。

  西藏救火烧没半边脸

  讲述:本报读者文女士

  我是湖南人,现在在浙江。

  我有一个叫文向荣的宁乡同学,他曾经是个军人。转业后,一次他到西藏出差,当地一个饭店起火并导致液化气爆炸,他赶去救火,结果右脸被烧没了。老板娘当时就赶过来问他:“怎么样了?”他的嘴巴被烧得粘在了一起,话都不好说,但是他说的第一句话却是“没事,幸亏我还活着”。老板娘当时就哭了。

  一把摁倒高个窃贼

  讲述:红网网友“capdtc”

  我是一个在北京闯荡的湖南人。2005年底的一个晚上,在我下班回家的路上,就遇到一个抢包的,我想都没想就冲上去追他,那小子比我高一个头,愣是被我追到后将他一把摁到了地上,然后将其扭送到了派出所。

稿源:红网 作者:吴通清 张平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