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挺立开放潮头 ——我省工业园区发展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3:00 大江网-江西日报

  华伟

  

挺立开放潮头——我省工业园区发展纪实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解放思想大潮中,省委、省政府确立了“把江西建设成为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基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劳务输出基地和沿海地区群众旅游休闲的后花园”的战略构想,作出了“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的重大决策,响亮地提出了“江西要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目标。

  如何联系我省的实际,找到实施工业化核心战略和大开放主战略的有效结合点,学习发达地区的经验?“坚持依托工业园区推进工业化,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城市发展的新城区、对接长珠闽和融入全球化的对接区”的发展新思路在我省应运而生。

  经过五年来的实践,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实施工业化核心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抓手,也成为江西发展外向型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主要阵地。

  新世纪的新亮点

  解读我省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主要目标的壮举,人们发现,工业园区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五年来,我省建成98个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入园企业9444家,世界500强企业有20多家落户园区。

  2005年,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453.1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3.1%;实现销售收入1520.4亿元、利税总额188亿元,分别相当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52.7%和68.2%;上缴税金95亿元,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22.3%;实际引进外资16.5亿美元,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量的68.3%;完成出口交货值154.8亿元,相当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的81.5%;新增从业人员23.1万人,占全省城镇净增就业人员的78.7%。

  工业园区不仅推动全省工业化进程取得重大突破,也成为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加速器。截至2005年底,工业园区实际开发面积达293平方公里,相当于2000年全省21个城市建成区面积的54%。在园区的强力推动下,全省城市化率从2000年的27.7%提高到2005年的37.0%,年均提高1.9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5个百分点左右。

  发展实践雄辩表明,工业园区是江西新世纪新的亮点、新的增长极,支撑着全省经济跃上新的台阶。

  坚定方向朝前走

  工业园区的发展尽管也曾经历过疑虑的目光,却从未停止前进的步履。

  有人问:工业园区建设有没有滥占滥用宝贵的耕地,影响粮食生产呢?也有人问:工业园区建设会不会破坏江西青山滴翠、碧水流波的美好家园?还是让事实来回答这些疑问吧。

  截至2005年底,全省98个工业园区实际占用44万亩土地,其中70%以上属于“三荒”和丘陵地带,共承载9444家企业,比过去分散建厂方式节省了大约6万亩土地。全省农业在2004年播种面积、粮食总产、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三个增长20%以上”的基础上,虽然2005年遭受多种自然灾害,但粮食总产依然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370.8亿斤。我们还欣喜地看到,江西已经连续18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森林覆盖率则上升到了60.05%这一历史最高水平,居全国第二位。保护江西的绿水青山,建设生态工业园,让园区成为江西大地上现代生产力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的亮丽风景,正在成为全省工业园区追求的普遍模式。

  从2003年开始,国家对开发区实施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让江西值得自豪的是,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不仅坚决贯彻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措施,取得积极成效,更把实施宏观调控作为难得机遇,进一步促进了工业园区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2003年,国务院统一部署清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和开发区。江西坚决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全面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将原有的137个工业园区撤并为98个,撤并率28.5%,园区规划面积由173万亩核减到74.8万亩,减幅高达56.8%,全省建设用地数和占用耕地数都控制在国务院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内,为此获得由国家七部委组成的检查验收组的肯定。

  2005年9至12月,国家审计署武汉特派办对江西工业园区开展了为期3个多月的专项审计,《审计报告》结论指出:“江西各级各类开发区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贯彻省委、省政府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的战略决策,依托开发区建设工业基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善投资环境,经济社会有较快发展,开发区已经成为江西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国家发改委牵头对全国开发区进行设立审核。在省领导直接关心下,省发改委等部门周密组织、积极配合,我省开发区设立审核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到目前为止,全省共有93个工业园区通过设立审核,通过率达94.9%,排名全国第一位,总数则名列全国第三、中西部地区第一。

  结论是清晰的。在新一轮经济发展大潮到来之际,江西抢占先机、积极有序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实践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得到了国家的充分肯定。通过设立审核的93个工业园区,为江西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赢得了广阔的空间,也是“十一五”时期全省经济发展重要的活力和潜力所在。

  发展背后的思索

  透过辉煌的成就,引出我们深深的思考。事实表明,江西在发展工业园区、加快推进工业化的实践中,既充满激情,又显示了清醒和睿智。

  从“三个坚决不搞”到“四个必须”的提出,从“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到“如果破坏绿水青山,宁可不要金山银山”,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能够创造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升华,省委、省政府稳稳地把住了工业园区乘风破浪的舵。

  尽可能向荒山、荒坡、荒滩要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根据进园企业的数量和发展的实际需要确定园区规模,全省工业园区的建设者们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开拓出了广阔天地。谁能想到,贵溪工业园硬是在一片丹霞地貌的石头山上用炸药和推土机演绎了一出现代版的愚公移山故事。

  找准比较优势,突出产业特色,注重提高产业关联度,增强配套能力,加快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聚,全省工业园区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初步形成了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集聚了奥克斯空调、TCL彩电、鸿源数显等一批现代家电企业;星火工业园,已经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有机硅生产基地;贵溪工业园,聚集了10多家铜加工企业,基本形成了包括铜线、铜杆、铜带、铜箔等10多个系列产品的铜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德安工业园,已经成为占全国产量60%的温控器和电磁离合器生产基地。

  站在新起点,展望“十一五”,即将颁布实施的《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为全省工业园区描绘了新蓝图:围绕建设“三个江西”和推进“五化”,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布局合理、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总体要求,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产业链式延伸、项目集群式组合、资源循环式利用,做大做强一批布局集中、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成长性工业园区,为江西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