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政府为民办实事,百万元康复用品送进残疾人家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3:55 杭州日报

  “真实地了解,真心地关爱”,自从去年下城区被确定为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区后,该区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这次调查摸底的有利契机,深入了解残疾人的个性化需要,提出了“因需帮助”的理念和“发现一户,关心一户,帮助一户”的目标,并将“百万元康复用品进家庭”行动列为2006年区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昨日,该行动正式启动。

  “高级床来了!”昨日上午,东新街道长青苑社区电信巷13幢3单元102室的查秋茹
家,来了下城区残联、街道和社区一拨人。大伙儿抬着价值2000多元的护理床、床垫,还有价值970元的医疗用喷气气垫进了门。

  查秋茹是一位已瘫痪在床20多年、今年75岁的老人,因为生活贫困,老人现在睡的床,极其简陋,只是用两张条凳支起的一张木板床。而崭新的护理床,能够两头摇起,帮助老人靠那么一会儿。护理床和床垫中间都带有大小便出口,对于瘫痪在床的病人来说极为方便。“看看这喷气气垫吧!有了它,你给老伴翻身一点都不费力了。”下城区残联负责人细心地为老人的老伴周根祖演示起气垫的用法。需要为病人翻身时,给气垫充足气,轻扯床单,一动不动的病人就慢慢实现了自动翻身,“擦洗完后,你再轻轻拉另一头的床单,病人又能够翻过身来了。经常给病人翻翻身,不容易生褥疮。”“介先进的啊!这些东西很贵吧?”看完演示,抚摸着崭新的床和气垫,周根祖老人又惊又喜,“真当谢谢了!”

  相对于查秋茹的终年卧床不起,沿塘路13号的张富祥的病情算得上“小儿科”了。一年多前,张富祥因为脑梗塞引起了半边瘫痪,经过坚持不懈的训练,现在情况已经好得多了,但左手左脚功能还有些障碍。“这是四角拐,那是上下肢关节训练器”,来到张家,下城区残联和康复医生又开始指导张富祥如何使用这些器材。“这东西我用不来的吧?”看着有点像脚踏车的玩意儿,张富祥一开始似乎有些畏难,但真踩上后,笑容很快绽了开来,“这个挺好用的嘛!”“坚持训练,你的手臂和腿脚功能恢复得还要快!”听到鼓励,张富祥更乐了。

  据悉,下城区将为419户残疾人家庭送上各种迫切需要的康复器材以及无障碍设施,共计100多万元,其中今年将率先送出54万多元器材。

  相关新闻——

  残疾人有了自己的康复医院

  下城报道组赵明胡敏华记者丁雄英

  近日,下城区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正式开张了。这家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投入建设经费达200多万元的康复中心,所配备的各种“新式武器”让人大开眼界。

  下肢残疾的潘建国,昨日尝鲜坐了回“斜挂式轮椅升降台”。一按墙上的按钮,刚刚还折叠着挂在楼梯边上的升降台开始缓缓展开。展开完毕,老潘摇着轮椅进了升降台的平台,保险杠自动放下,升降台开始沿着吊轨缓缓爬坡。这边楼梯拐角处的红灯当即开始闪烁,并发出声响,中心负责人解释说:“这是在提醒其他人,升降台开始运作了!这升降台无论哪头触碰到人,都会自动暂停,避免冲撞到人。”抵达二楼楼层,保险杠又自动打开,老潘摇着轮椅出来,赞不绝口:“真当灵光!”

  “这个‘斜挂式轮椅升降台’是韩国进口的,在中国还是第一台!一共投资27万元。康复中心一共两层楼,原先也设想过安装电梯,但这楼建设年份早,不适合挖电梯井。另外,安装电梯的费用要40万元。更贵!”康复中心负责人说,“有了这升降台,二楼住院部的病人到楼下康复室去,就不用医务人员或家属背了,大家都说方便!”

  康复室里的新玩意也不少。“这是电动起立床。长期卧床者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它能够帮助病人实现起立。早期病人加强训练好处最大!”“这是坐式踝关节训练器,能够对病人进行减重步态训练……”32件康复设备,最适宜残疾早期但病情又较严重的病人接受康复训练。

  (下城报道组赵明胡敏华记者丁雄英 杭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