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急令!人工增雨全力抗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5:00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早报讯(记者李媛)截至本月中旬,四川盆地共有53个县(市)出现了春旱,部分地区干旱持续时间长达60多天,据有关部门统计,旱区有40万亩作物绝收,115万人饮水困难,旱情是200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一年。昨(18)日,省救灾办和省气象局联合召开了关于采取飞机人工增雨来缓解旱情的协调会,如果时机适宜,今夏第一次人工增雨将在本周内实施。

急令!人工增雨全力抗旱

  旱情严重气温高降水少

  据省气象局副局长钟晓平介绍,由于气温高,降水严重偏少,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人畜饮水困难、秧田龟裂等现象,不少农民致电当地政府要求实施人工增雨来抗旱。

  针对今年特殊的天气情况,

宜宾、绵阳、乐山、自贡等地较往年提前实施了地面高

  炮、

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尽管如此,部分地区的旱情仍在继续。据省气候中心预测,5月中上旬开始,盆地大部还有25天左右的夏旱,其中盆地中北部地区夏旱长达30天以上。

  为缓解或解除春夏连旱的发生,相关部门决定实施飞机人工增雨抗旱作业。钟晓平说,5月中旬至6月中旬,预计抗旱作业5至10架次,执行任务的全是配备了液氮自动播撒装置、GPS及温湿探测系统的飞机。“如果条件允许,最快本周内就能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成都暂不考虑人工增雨

  成都市周边的龙泉、金堂等地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部分地区出现饮水问题。但钟晓平表示,成都市区因为有

都江堰灌区作为“支柱”的天然优势,几乎不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旱情,“目前,成都市区暂不考虑人工增雨,先解决盆地其他旱情严重的地区。”

  □新闻背景建国来四川重大灾害

  旱灾几代人都无法淡忘1959年到1961年四川历史上最为严重的那场旱灾。1959年,全省春夏伏旱受旱面积达5898万亩,减产幅度惊人,致使国民经济大滑坡。1961年,全省旱灾面积达4595万亩,损失粮食相当于1958年粮食总收成的54%。继大旱之后,省内各地又连续7天时间降下阻塞型大暴雨,造成特大洪水灾害,106个县受灾,死亡者高达1000多人。

  1994年,我省再度发生特大旱灾,这是建国以来最罕见的一次伏旱灾情,造成直接损失高达94亿元。

  2001年,全省遭受了有气象纪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并延续全年各季。盆地同时出现春、夏、伏3旱,是有史以来干旱最严重的年份。

  水灾1981年,我省遭遇20世纪以来破坏性最强的一次特大洪水灾害。从5月到9月中旬,6次大灾性暴雨,使各江河水位猛涨,形成巨大灾害,波及全省119个县,1584万人口受灾,113万人无家可归,888人被淹死,粮食减产13.4亿公斤。

  成都金堂等7个县全部被水吞噬,县城洪水跃上二楼,船只自由行驶在街道当中;成都市区273条街道被淹,市区受淹面积达48平方公里,32000户受灾。

  1998年特大暴雨洪灾,从8月19日起的3天内,四川省内从盆地西北到东北,暴雨遮天蔽日、698万多人受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