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看楼市信息如何造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5:33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出台的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六条措施”中,明确提出要增强房地产市场的透明度,全面、及时、准确地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建设部此前也明确表示,全国40个重点城市“不存在房源不足”,可售商品住房面积总量达到1.2亿平方米、100万套。建设部提醒消费者“不要被虚假信息误导”。

  然而,眼下许多售楼处排队购房者如过江之鲫,似乎房地产市场房源依旧紧张,供不应求。现实状况与政策信息背道而驰,这种供不应求的虚假信息究竟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

  卖房如同“挤牙膏”坐等涨价节节高

  京城一位业内人士哼了一首“卖房谣”:“没被许可先预卖,取得许可又不卖,分期开盘捂着卖,最后拖成现房卖。”

  据他介绍,京城的楼市,卖房子就像挤牙膏,

开发商想尽各种办法一点一点将房子分期分批投放市场,并且一批一批提高价格,名为“销控”,实际上是人为地操控市场供求信息,最终达到房价大涨获取高额利润的目的,“这其实是大多数房产开发商的共同策略。”

  房产商通过上述各种方式控制房源供给,实际上改变了真实的市场供求关系,人为地制造供不应求虚火,最终操纵市场,对房价持续上扬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楼盘信息不对称

  虚假信息满天飞

  除了囤积房源之外,开发商制造虚假信息的手法很多。据业内人士介绍,有的开发商自己或者雇人在售楼处排队,炮制“人气”、哄抬房价。

  一些商品房预售合同中,购房人姓名、住所、身份证号码等漏洞百出,在业内传为笑话。如今这种合同造假、人为造市的现象依然存在。

  不仅如此,开发商还不断推出千人摇号、打折拍卖、

人体彩绘秀、不买房也能中大奖,甚至豪车接送等手段来聚拢“人气”。经过一出出花样翻新的“售房秀”,购房人如坠雾里,房价也节节飙升。

  不少购房者向记者反映,在整个购房过程中,楼盘信息几乎都是开发商发布的,从供应量到价格基本上是开发商说了算。

  (据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

  相关新闻

  南京:囤积房源哄抬房价者“封盘”

  据新华社南京5月18日电南京市房管局18日出台《关于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代理销售企业经营行为监管的意见》。依据这一《意见》,房管部门将对近期少数企业“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情节严重的企业将受到“封盘”处罚。

  根据《意见》,南京市将对下列不规范行为予以严厉查处:

  1.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发布销售广告;

  2.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后30天内不开盘销售的;

  3.开发企业在预售商品房时,不在网上进行认购或不在网上打印合同的;

  4.预售商品房时,在签订认购协议时,不如实告知购房者所购房屋的土地或在建工程已被抵押的事实的,在签约后30天内不为购房者办理登记备案的;

  5.网上公示的销售价格和销售进度与现场公布的销售价格、销售进度信息不一致的;

  6.开发企业网上虚拟认购协议或商品房买卖契约,制造虚假信息,炒作房价或有意囤积房源的;

  7.开发企业与一方买受人未依法解除合同,又与他人签订同一标的商品房买卖契约的;

  8.对网上公示实行摇号的房源,开发企业指定购房者参与摇号,拒绝他人参与竞买的;

  9.开发企业未按预售许可所附的《商品房共有共用部位明细表》填写商品房买卖契约的;

  10.商品房代理销售企业未办理入网认证,代理销售商品房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