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小企业招工难,难在何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5:34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当许多人还在为就业难而发愁之际,我省许多中小企业却面临着“招工难”的问题。据省中小企业服务局的调查发现,郑州、开封、许昌、周口、信阳等市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招工难问题,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招工难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农村企业。单个企业和行业的缺工数量不等,多则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在所调查的市、县,工业企业的用工缺口更大。如周口一家
食品公司缺工200名,开封一玩具公司缺工1000名,禹州市陶瓷行业缺工2000多名。郑州服装行业曾一度缺工上万名。

  在我省这样一个人力资源大省,缘何出现“招工难”?

  他们为何“舍近求远”?

  省中小企业服务局助理巡视员王永连说,我省经济发展加快,企业用工数量迅速增多,致使部分企业和行业出现用工缺口。还有,我省劳务经济近年发展迅速,大量劳力输出外地。而随着我省投资环境的改善,外地企业纷至沓来,增强了招工

竞争力,导致一些弱势中小企业招工难。

  “调查中,一些民工表示,他们宁愿不挣钱,也不到一些企业去。”王永连解释说,一些企业之所以不讨人喜欢,企业规模小,缺乏吸引力是一方面,主要还因为劳动定额高,工作时间长;劳动条件差,健康受损害;工资水平低,发放不及时,以及福利待遇差,缺乏安全感等。许多应聘者只好“敬而远之”。

  择业观念的变化,也影响着中小企业招工。一些年轻人爱面子,认为去发达地区或者大城市、大企业打工很有面子,若在家门口的中小企业打工则没有面子。因而在打工收入差别不大的情况下,相当多的年轻人为了面子好看,宁肯舍近求远。

  政府服务缺位,企业缺工

  王永连介绍说,政府服务缺位表现在,一些职能部门只重视对外劳务输出,对本地中小企业提出的招工请求无动于衷。例如,某企业为解决缺工难题,曾向全省100多个县的劳动部门发信求援,结果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据透露,其中原因之一是,给发达地区的企业输送一个劳动力,可得到100元到150元的报酬,而帮助本地企业招工,则没有这样的高额回报。

  培训与用人脱节。一是学校培育的普通人才企业用不上,企业需要的专业人员学校未培养。二是政府出资的培训工程(如阳光培训工程、春风培训工程等),与中小企业的用工需要缺乏必要的衔接,造成企业招工难,尤其是招技术工人更难。“当然,这也与企业科技进步速度加快,招工条件随之提高有关。”王永连说。

  信息不对称,资源利用不当

  调查中发现,一方面大批农民工盲目进城,另一方面许多农村企业招工难。供求信息不对称,缺少沟通供求信息的渠道和平台,导致打工者与招工方互相联系不上。尽管市场上有不少劳动中介,但其服务行为和价格不规范,导致民工不敢出钱请他们找活,企业不敢委托其招工。

  不过,专家也分析指出,中小企业招工难还暴露了一个问题,即资源利用不当。政府出资培训的劳动力向外地输出,挣回来的是工资,留给外地的是财富。等于我们消耗两种资源——劳动力和财政资源,收到的只有劳务收入,还造成了招工难。

  “假如我们培训的劳动力,在满足本地企业用工需要的前提下再向外输出,效益就好多了,可收到两种效益——劳务收入和财富,同时也解决了招工难。”王永连认为。

  专家指出,要改变中小企业招工难的状况,加强劳动者素质培训教育;改善用工条件,提高民工待遇,保障民工合法权益;建立劳动力供需平台等,都不失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②10

  □本报记者田宜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