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烧烤的拷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5:34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烧烤的拷问
【新闻】据《大河报》16日报道,4月中旬,郑州市终于荣膺“国家卫生城市”的称号。而近几天来,烧烤摊又“死灰复燃”,夜市烧烤处处生意火爆,郑州夏夜再现烟熏火燎。

  应该取缔!

  仅就卫生和污染两方面来说,露天烧烤夜市就应该取缔。

  露天烧烤夜市一般都是城市卫生的一个污点,夜市散后,往往是一次性碗筷、塑料袋、餐巾纸等等,扔得到处都是,乌烟瘴气。更严重的是,夜市的饮食还对消费者健康造成隐患,因为这里的饭菜往往是露天加工,消毒、冲洗等各种卫生条件不过关,吃夜市吃得痛快、但第二天得急性肠胃炎的事例比比皆是。就拿夜市的招牌项目烧烤来说,将肉类直接烧烤,会产生一种叫做苯并芘的致癌物质;儿童进食这种食物,还容易诱发亚硝酸盐中毒。加之许多烧烤摊是无工商执照、无卫生许可证、无健康许可证的“三无”摊点,肉品来源复杂,卫生状况更无法保证。

  再说空气污染。有关检测表明:烧烤烟气中的物质有一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不少是公认的强致癌气体。街头烧烤肉串大多无吸烟装置,使用的燃料多为木柴、炭等,其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加上落在燃料中的

脂肪、肉渣、调味品等污染物,都会随烟气排放而被吸入人体影响健康。

  鉴于以上原因,我省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城市道路两侧不准进行有碍市容和环境卫生的生产加工、摆摊设点、店外销售等活动”。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也有有关防治燃煤等产生的大气污染的条款,露天烧烤夜市的空气污染显然有违这一法规之规定。

  我们今天在大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凡事也要讲科学。露天烧烤夜市的确是都市的一种饮食“传统”,也的确有相当数量的夜市爱好者。但一旦某种传统、某种爱好,与科学相违背,是选择科学的生活方式还是将愚昧进行到底,何去何从,那不是不言而喻吗?①6

  □刘哲

  为啥取缔不了?

  “创卫”刚达标,烧烤又“复燃”。郑州市遇到的尴尬,在全省乃至全国各个城市都普遍存在。尽管附近居民到处宣泄不满,尽管执法部门一再表示要坚决取缔,但以露天烧烤为主要特色的夜市还是屡禁不止,甚至大有越禁越火之势。原因何在?一句话——市场需求。

  烧烤的美味,是其他烹调方式所不能取代的。夜市的气氛,是大饭店、小饭馆永远也营造不出来的。酷热难耐,夏夜难熬,劳累了一天的市民们,约上三五好友,搞些风味小吃,喝些冰镇啤酒,说些家长里短,实在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虽然卫生条件差了点,但是味道独特,价格便宜,还能享受夏夜里难得的一点微风和清凉。对于市民们来说,吃夜市实在不能算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有夜市吃也实在不是一个很无理的要求。把烧烤都取缔了,让夜市无处可寻,地面似乎干净了,耳根似乎清静了,但是市民的幸福指数会不会因此就提升了一大截呢?窃以为未必。

  《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就没有对露天烧烤“一刀切”,而是规定“在划定的特定场地内,允许设置露天烧烤饮食摊点”。既然有旺盛的市场需求,既然费那么多人力、物力、财力去取缔烧烤,效果不理想,还不如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把重点放在规范烧烤的经营行为上。比如强制推广无污染燃料,比如监督烟尘排放设施的改造等等。毕竟对于广大市民来说,彻底没有烧烤、没有夜市的生活不见得十分美好。①6

  □万川明

  不如疏导规范

  像烧烤排档这种草根餐饮,已经成为广大市民消闲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它的存在也是一个城市活力的象征。因此,如何妥善处理以烧烤为主打的大排档是对城市管理和城市文明的考量。

  烧烤排档作为平民饮食文化的集散地,它的形成有历史原因、文化原因,更重要的是它有市场需求,有消费者的拥趸和不俗的口碑。应对烧烤排档必须尊重这些现实,如果管理者无视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消费需求和长久以来形成的消费习惯,那么烧烤问题就可能会成为城市管理中的不利因素。

  考虑到城市的市容市貌和环境等问题,对露天烧烤有必要进行一定的管理。但这种管理,笔者认为应当侧重在疏导服务上,而不是简单地一禁了之。如果单从城市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取缔露天烧烤最干脆省事。但从食客和烧烤经营者的角度考虑,就很闹心了。对广大食客来说,牵涉到消费偏好或习惯,是个便民问题。对经营者来说,是个生计问题,城市管理要以民为本。在这种现实利益格局中,如果单纯采取取缔的做法,食客和经营者利益空间将被极度压缩,政策成本都转移到他们身上。那么这种利益格局的调整显然有失公正。

  因此,为公平起见,最好的管理举措应当建立在经营者、食客和城市管理者利益的结合点上。城市的市容环境要讲,食客和经营者的利益也要讲,经营者的生活出路更要考虑,城市的洁癖需要放在这个前提下而有所包容。城市管理者应当多听取公众意见,多理解少干预多疏导这种生活方式,否则在政策制订中就会缺乏科学依据,在执行环节会大打折扣。①6

  □孙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