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更多选择更多烦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5:34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现在,市场上各类产品琳琅满目,无论我们买什么,都有着多种选择。这些选择带来的快乐却可能远少于它们带来的困扰。曾到建材超市去挑选、装修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几百种灯具放在那儿,选择是艰难的。我们通常认为,更多选择带来烦恼,是由于我们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在比较和选择上。不过,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解释,根据社会学家巴里·施瓦茨在《无从选择》中的分析,它们可能是让我们感到不快乐的更主要的原因。

  假设要买一辆车,我们有着多种选择,也能借助杂志、网站方便地比较各种车型。或许,我们可以更好地找到自己想要的车型,在这样的重大选择上花时间或许也是值得的。但在现实中,很多人最后往往这样确定自己的选择:“算了,不选了,就它了。”这背后,让步心理在发生作用:“如果你决定了最终的选择,你所考虑的选择都可能到来另一个你不得不放弃的机会。这些被放弃的机会抵消了最佳选择的大部分吸引力。”每个选择,都意味着你要作出一些让步,要承受一些“损失”,斟酌机会和损失都会让人产生不愉快的感觉。“让步的必要性改变了我们面对选择的初衷,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我们对最终选择的满足程度”。

  当你最终选择了一辆车之后,你并不能逃脱选择的困扰,因为你很快会自问,做这个购买的权衡比较和所经受的烦恼是不是值得。这里起作用的是所谓“习惯效应”,“在我们逐渐适应生活中的事物之后,我们开始认为这些事物是理所当然的”。

新车带来的新鲜感,会让我们快乐,但很快我们习惯了它,它变成了只是舒适而已。问题就出在这儿:“如果决定能带来长期而显著的满足感,那决定的成本就可能忽略不计。但如果决定只带来短暂的满足感,所付出的成本就变得十分昂贵。”习惯效应会让所有人在选择时高估一个选择可能带来的影响,这就有了双重的负面结果:一方面我们期望过高,一方面投入过多。这样,我们的感觉不会太好。

  更进一步,由于快乐很快变成了舒适,而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又不能马上换新的以得到快乐(其实这也不是好的解决之道,因为欲壑难填,人永远不会满足)。这样,我们就渐渐地似乎处在经济学家斯托夫斯基所说的“没有快乐的经济”之中了。

  既然过去的选择可能会让我们不快乐,那么,如果需要我们可以回去更改决定,我们的满意程度会不会提高一些?情况可能恰恰相反,施瓦茨认为:“当允许我们在决定后改变主意,我们对这种决定的满意程度会大为降低。如果一个决定没办法改变,我们的心理变化过程会增强我们对所做选择的好感。”人们逐渐形成这样的心理过程,大概也正是因为,大部分选择实际上是不可逆转的。当我们说“要是……就好”时,我们是在求助“反事实思考”,即我们假设的都是些根本不存在的情形。

  说到底,真正导致我们不快乐的,不是太多的选择,而是比较:各种选择之间的比较,决定前后的比较,与其他人的比较。并且,选择必然还会越来越多,归咎于它们,也并不能解决困扰我们的问题。施瓦茨写道,现代生活的各种状况使人们的体验失去可以达到或应该达到的满足感,其中的缘由,是因为可以与我们自己的经历做比较的事情十分丰富。④8

  □方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