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笑出来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6:11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扛着摄像机,我随县领导下乡送温暖。台里刘主任也出马了,他说我们摄像记者过去拍的镜头老是不入戏,像是温吞水。

  小车“嘎”地一声在一间歪歪斜斜的土屋门前停下来。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大娘颤巍巍地从屋里迎出来。县领导将早已准备好的二百元钱红包递上去,并抓住老人一双枯瘦的手紧握着,说着一些慰问的话语。乡村干部轮流出镜了,有的拎着食油,有的扛起大米,一路
小跑着直奔屋内,我将眼前场景抓拍下来。

  在众人的簇拥下,县领导又来到土屋旁边的村部办公楼闲聊。我将刚才拍摄的镜头回放了一遍,一旁的刘主任瞅了一眼,脸拉下来,“不行,老人的喜悦成分不够!”事实上,镜头上老人神情麻木,苦瓜一样的脸上找不到一丝笑容,不像是接受捐赠的,倒像是被逼走投无路的。

  经过一番商量后,我们又把老人从屋里找出来。按照刘主任的想法,接过红包的一刹那,老人应该说几句感激话,脸上堆满了笑容。这么复杂的要求,对于一个乡下老婆子来说有些为难。台词很简短,感谢政府送来米送来油,还有钱花,这个年过得不愁了!老人倒是记熟了台词,可是面对炮筒一样的镜头,老人就是笑不出来,嘴唇像鱼一样翕动着,嘴角往上一撇,勉强挤出来的笑很难看。

  戴着鸭舌帽的刘主任像大导演一样,作出一个“卡”的手势,我只好停机。

  刘主任贴到老人身边,想用具体事例将老人脸上的笑容诱出来。他让老人回忆丰收的光景,老人没笑,围观的人群中不知谁说,哪有什么丰收,先是天干,接着稻子又让野猪啃了不少。刘主任不死心,让老人回忆儿子结婚的场景,谁料老人眼圈发红,竟抹起泪。旁观的群众说,老人的儿子三十多岁还没成家,几年前外出打工,至今不知去向。没想到会是这么个局面,刘主任急得直跺脚。终究还是他老道,呆了半晌,刘主任讲了个笑话,他说:“老人家,村里发生一件新鲜事,听说过没有,村里有户人家的食盐让老鼠偷吃了……”没想到,话一出口,豁了牙的老人竟“扑哧”一下笑出来了,“鬼话,我活这么一把年纪,还没听说过老鼠偷吃盐的……”老人干枣皮似的皱纹里漾满了笑容,像一朵开放在阳光下的老葵花。

  刘主任双手向下一劈:“太好了,太好了,这镜头准保出彩!”

  晚上,我正准备上床时,刘主任打来电话,说节目播出后,县领导很满意,称赞那位豁了牙的老人笑容真实、生动,有强烈的感染力,起到烘云托月的效果!听了刘主任的话,我也笑出来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