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扬州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6:11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一座东方月城,让世界读了几千年,这就是扬州。

  扬州这幅活色生香的仕女图,不知是隋炀帝的造化,还是上苍的垂爱,居然把这幅极品留到了今天。她犹如一妙龄女郎,明眸流转,风韵天成。

  从古典园林到名人故居,从会馆牌坊到幽巷老宅,从小桥流水到与之形成反差的瘦
西湖,都印满岁月的履痕。令人感慨的同时,触动我们心灵的就是瘦西湖的水。

  那天,迷濛的雨雾低低地笼罩着湖面,两堤滴翠的柳,娇红的桃,竞相斗艳。湖舫一尾接一尾,唼喋着飘落的烟花,在优雅动听的扬州小调声中,缓缓流动,让人尽情享受了“脉脉含情新水绿,小船沿流画桨轻”之境界,可我情有独钟还是瘦西湖的水。

  如果说

扬州的灵秀是天生的,那么,扬州的滋润全在于水,而瘦西湖则是扬州水中的精灵。一个天然有水的城市,就像浣纱的西施和临水的洛神一样,那份天然美丽,当然楚楚动人。瘦西湖虽没有太湖那样浩渺,也没有千岛湖那样的岛屿林立,游船满湖,可她是那么纤丽,深邃曲折而又自然。看到瘦西湖,就使我想起家乡的清溪河,就像到了家乡的河边,那么亲切又那么令人绻恋。

  与水为伴,两堤飘不尽的柳绵,总以童话的色泽入梦。一走进扬州,杜甫“漏泄春光有柳条”的诗句便出现在眼前。那飘拂的垂柳,像少女的发长披肩而下,抚水而歌,显得娇嫩妩媚。她身姿婀娜,脉脉含情,很受游人青睐。

  诗人白居易的《隋堤柳》中说:“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傍流水,西自黄河东接淮,绿彩一千五百里……”,这不正是扬州的真实写照吗?据导游介绍,当年隋炀帝钟爱于柳,特御赐“柳”为“杨柳”。可以说扬州离不开杨柳,杨柳装点了扬州。

  三月烟花,如蝶如霞,她从隋唐一路放飞而来,今天的扬州,能够拥有这般的垂青,那隐藏在深处的人文翰墨,让历史沉淀得叠叠层层,这不能不令人惊叹。

  晚风中,瘦西湖幽幽地淌,淌的不是水,是诗。这其中的奥秘,只有一个字:“柔”。当我们乘舟到了瘦西湖,只见明月当空,如同白昼。整个湖面静静的、幽幽的,月是那么明,水是那么清,当月悄悄地步入水中,桥影串月,天上月,水中月,月月相印,她们既把历史与未来揉成火焰,又把孤独的焦灼播进易碎的梦,一次又一次地在这里筑巢、休憩,纵横天下,无怪乎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之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