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本报年轻记者喜摘华赛银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6:23 大洋网-广州日报

  

本报年轻记者喜摘华赛银奖
本报年轻记者喜摘华赛银奖
本报年轻记者喜摘华赛银奖
刚大学毕业的骆昌威勤奋好学,在不到一年时间里,业务水平进步非常快,敬业精神也得到同行和领导肯定。

  本报讯 前日下午,第二届“华赛”(中国

国际新闻摄影比赛)颁奖典礼暨获奖作品首发式在深圳举行。本报年轻记者骆昌威及来自美国的保拉·布拉斯坦等10位中外获奖代表捧走了制作精美的“华表”奖杯。骆昌威的《珠江大潮,殃及池鱼》获得自然与环保类的单
幅银奖,成为本届大赛广州地区最大的赢家。据悉,“华赛”作品除了昨日在深圳举行的第二届文博会上展出以外,还将择时在国内外部分城市展出。

  骆昌威去年6月到本报见习试用,9月正式转为摄影部专职摄影记者。刚大学毕业的他勤奋好学,在不到一年时间里,业务水平进步非常快,敬业精神也得到同行和领导的肯定。比如,这张获奖的照片就是他的摄影敏感和敬业精神的结果。荔湾湖死了3000多公斤的鱼,本来这算不上很大的新闻,而且当天已经出稿见报了。但他却在采访拍摄时敏感地发现,这是很有可能出好照片的,值得继续关注。于是,第二天他一个人又在荔湾湖边上足足泡了一个上午。岸边工人搬鱼上岸、装桶上车的镜头都拍足了,他还执意说服了开船的工人,要再到浮满死鱼、臭气熏天的湖面拍一下。而也就是他的敏感和执著,为他带来了一张发人深思的好照片。

  去年11月末,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因松花江水污染全城停水4天,骆昌威接到紧急采访任务时,离出发时间只有2个多小时,来不着准备,他穿着单衣、买了两瓶矿泉水就出发了。要知道当时广州和哈尔滨的温度相差大概30摄氏度呢。说起这次经历,他还十分得意。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一个人到东北,但他任务完成得非常好。

  而在水荒事件后的七台河矿难中,他和同事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的东风煤矿,拍摄到了两个矿工被救出的照片。其中一张《重见天日》(《求生的眼神》),第二天刊登于本报的头版,并被网络及其他媒体广泛转载,深深打动了全国的读者。这张照片获得了2005年广东省新闻摄影比赛突发新闻类二等奖、广州地区新闻摄影记者联谊会年度奖。

  面对各种肯定和这次获奖,骆昌威显得很坦然,他说,“自己还是一个刚入行的新手,获奖其实有不少的偶然因素。这些成绩的取得,也有赖于报社提供的平台。我会继续抓好每一次采访和拍摄机会,争取更大进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