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单病种限价为何叫好不叫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7:26 信息时报

  

单病种限价为何叫好不叫座
“单病种限价”为不少市民所期待,推出首日却令人大跌眼镜,四间大医院总共只有13名患者签约。也许这只是暂时现象,接受者将会陆续增多。但从报道的情况看,“单病种限价”难以让患者享到真正的“平价”,其操作设计更难令人放心。

  实行限价的病种中,“贵价疾病”基本被排除在外,对不少患者来说其实难言减负。况且,其“封顶”价格与“不限价

医院”相去不远,有的甚至只是以往三年同类疾病的均
价而已。操作上也不够透明,比如价格涵盖的范围模糊,是从入院至出院的所有费用,还是只限于具体的治疗和用药?前置性的检查和善后治疗算不算在内?这些,都没有具体明确的告知。“未达限价金额的余款会退回”,在缺乏第三者监督的情况下,谁能保证医生不会把“余款”花费掉?

  有医院和医生透露,单病种限价主要是为提高知名度;大医院不愁病源,处处考虑降低成本会束缚手脚;能享受价格优惠的,只是部分″超支″患者而非所有患者。这让人想到市场上的什么“套餐”、“优惠”,买回来后才发现“弯弯绕”的地方不少。患者对“单病种限价”持观望态度,是医患关系失于信任的结果,也是信息披露不全面、不清晰的结果。

  当然,作为解决看病贵的一个探索,不能要求措施一出台就完美无缺,但就目前推出的病种和价格而言,实在看不出有多少真正的“让利”之处。看病贵主要出在检查、用药和治疗选择上的过多过滥与高档化倾向,如果不在解决这些方面下功夫,单凭费用封顶(还是医院自报的价格),是难以管治贵价之弊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