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在修文的那些日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8:00 贵州日报

  把贵州修文称作我的第二故乡,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是我插队落户的地方,我的成长离不开这片火热的土地。

  1979年,我调进贵州省作家协会,由于我在贵阳没有住处,户口挂在同事家中。我长年工作和生活在妻子工作的猫跳河中寨六级电站,直到1982年春天。连头搭尾,我在修文这一黔中腹地,整整生活了14年。这14年,正是我从19岁到33岁的青春岁月,也正是这一段
艰辛而又难忘的日子,使得我从一个少不更事的知青成长为一名作家。我在这段日子里,写下了《高高的苗岭》、《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风凛冽》、《蹉跎岁月》等几本长篇小说,也写下了一些中短篇小说和散文随笔。

  修文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还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至于雄奇秀美的六广河,我插队期间修成的岩鹰湖,黔中重镇扎佐,更让人津津乐道。离我插队落户的久长不远处,秀水碧山的蚌壳堰、绚丽夺目的下堡苗族歌舞,当年就以它们的古朴神韵,深深地吸引了我这个上海来的小青年。

  近几年来,我几次到当年插队的“老家”修文探访。走走看看,与我插队时相比,修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不是王阳明感叹的“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那种境况了。交通发达,旅游兴盛,田畴绵延,阡陌纵横,晃过的都是一张张一幅幅美丽的山野画卷。朋友们总会赞不绝口地说,这地方果然人杰地灵,有它的神奇之处。

  最近一次到修文,欣闻县委、县政府正在上海市

房地产界的支持下,筹办一所以我的名字命名的“春晖小学”,于阳明文化节开幕期间落成,这让我很感激。又喜闻修文县委书记魏明禄于繁冗的公务之余,主编的《王学圣地》一书出版。地方领导对文化的重视,足以让人欣慰之至。阳明文化让修文名扬天下。王阳明说过:“天下之山集于云贵,云贵之秀萃于斯崖。”修文的秀美山川、环境资源、旅游开发,特别是阳明文化,都值得让外界知晓。家乡人所做的努力都是值得称道的。

  修文是有文化的地方。想为这里做点事情,缘于与修文结下的深厚感情,因此记下这些花絮。

  作者:叶辛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