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深山里飞翔的雄鹰 循化建设堂小学校长巴夏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8:23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那是盛夏的一个下午,天气闷热闷热,在一座水库边,突然传来孩子的哭喊声,原来是一名小学生不慎掉进水库,此时,巴夏吾才让正在返家途中,听到喊声他便毫不犹豫跳进水里,从来不会凫水的他几经挣扎,用尽全身力气终于把孩子拉上岸,而他却滑落深水中,幸好被闻讯赶来的村民救起。在这次事故中,巴夏吾才让虽脱离了生命危险,却落下了病根,从此经常心慌、气短、注意力无法集中。

  这感人的一幕发生的地点就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尕楞乡建设堂村。这是一个交通闭塞、条件非常艰苦的贫困山村。而就在这样一个穷乡僻壤,有一所寄宿制小学,近年来却连续在全县46所“双语”学校中夺得桂冠,成为循化藏乡的一朵奇葩。巴夏吾才让就是这所学校的校长。他曾是尕愣乡的一名民办教师,因为工作出色,1986年被任命为建设堂学校校长,从此,他在落后封闭的山村小学默默耕耘二十多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爱校如家 爱生如子

  作为一个农家出身的知识分子,巴校长既具有读书人的精明、能干,又不失农家之子的朴实、勤劳。和许多山区学校一样,建设堂学校也是一所年久失修的老学校,但他却和有些人不一样,既不怨天尤人,又不向上伸手,而是组织师生自己动手。围墙坏了,教师宿舍墙开了洞,他便和师生利用节假日,打土块和泥巴把墙堵好;因为使用时间太长,学生们的桌凳不是断了腿就是裂了缝,他就借来木匠工具自己动手修理;食堂蒸笼破了,他又成了蒸笼匠,搓起麻绳缝蒸笼。 为了解决燃料困难,经护林员许可,他带领全体师生利用双休日给食堂打干柴6000多公斤。校内原有0.8亩荒地,已多年不种,杂草丛生,垃圾成堆。巴校长到任后,动员师生,清除掉了杂草和垃圾,种上了洋芋,从此师生食堂用的洋芋就再也不用买了。由于交通不便,食堂蔬菜短缺,他赶上家里的毛驴到20里外的查汗都斯乡买菜,每月一次按时购回。

  巴校长对学生更有一颗慈父般的爱心,十来岁的学生离开父母在校寄宿,常常思家心切,情绪低落,巴校长问寒问暖,跟他们吃住在一起,把家里做好的热馍馍拿来给学生们吃。有一年正准备期末统考,无情的流感使23名学生卧床不起,巴校长心急如火,东奔西跑找大夫,使生病的孩子们及时得到治疗,他又把病情较重的勾日措等6名女生接到自己家里细心照料治疗,并垫付了142元医药费,使学生们很快康复,按时参加了考试。

  学生拉日措,由于母亲病故面临失学,巴校长把这名学生领到自己家里无偿吃住两个月,并给她购买学习用品和辅导功课,该生深受感动,发奋学习,在全学区统考中夺得了第一名。之后,拉日措同学考上了青海师范大学,巴校长又为她赞助了一万多元的学费。公保南加是孤儿,在建设堂小学一直免费上学直到小学毕业。后来他上了藏中,2001年又考上了师范大学,但他的学杂费用,大部分都由巴校长替他填付。在巴校长的资助下,公保南加最终顺利完成学业,现已成为四川成都市民族中学的一名教师。

  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巴校长还担任着建设堂村的扫盲辅导员和扬吉寺院的特邀老师。出于对家乡人民尽一点微薄之力的心愿,他顾不上繁忙的家务活,每天晚上为扫盲班义务上课两小时,不计名利,不计报酬,最终使本村的绝大部分青壮年脱盲。每逢寒暑假,他家院里就会坐满复习高考的学生,他又成了义务辅导员,教完这个补那个,送走一拨又一拨。

  辛勤的耕耘必然会获得丰硕的成果,多年来辛勤的工作为巴校长在群众中赢得很高的威望。1996年10月黄南藏族自治州隆务大寺嘎旦久美旦增和卡索大活佛在尕楞地区进行佛事活动之际,专程看望建设堂学校全体师生,捐献800元钱和8包茶叶,连连夸奖巴校长是“会美”(会美:藏语,无于伦比的意思)老师,还专门给他赠送了200元钱和一包茶叶,他把钱和茶叶又当即全部如数捐给了学校,两位大活佛和在场的群众都称赞他:“你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有福不会享的“傻子”

  1992年,组织部门让巴夏吾才让改行到尕楞乡政府工作。他愉快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并很快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但当他目睹家乡缺少文化的窘境,外地教师怕苦怕累不愿意在边远山区任教,天真活泼的孩子无人管教的现状时,便又再三向组织部门要求归队。1994年,他毫不留恋地放弃在乡政府担任的职务,重新回到了建设堂学校,再次担任了校长。在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个别人风言风语地说他不当行政领导,甘当“孩子王”,真是个有福不会享的“傻子”。他却说:“为了山区的孩子能上学读书,我甘愿当这样的‘傻子’”。

  在二十六年的教育生涯中,巴校长呕心沥血,在基层教育园地默默耕耘二十多年。特别是在担任校长期间,以身作则,不畏艰难,以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情感全部倾注到民族教育事业上,创造出了突出工作业绩。连续10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两次评选为海东地区“优秀教师”和“教学能手”。(作者:马庆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