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谁是“华山”二字的真正作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8:23 法制日报

  本网西安5月18日电 张娅 记者台建林 华山东门,竖一巨石,上刻“华山”二字。为这二字之署名权,陕西两名书法家成讼。今日上午,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此案。

  法庭旁听席上,在全国书法界颇有名望的吴三大、薛铸、叶浓等书法家们和陕西省部分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早早坐下,等待开庭。这起备受关注的案件双方当事人为耳熟能详的陕西书法界的名人,一位是上诉人赵养科,一位是被上诉人茹桂,双方是为“东岳”名
山华山题字署名权相争而再次对簿公堂。

  赵养科,陕西人民出版社的一名退休干部,酷爱书法。2001年,赵养科到华山游览时,发现华山东门石刻“华山”二字系自己所写,但无署名,遂与华山旅游总公司交涉,并将其起诉至华阴市法院。后双方达成和解,华山旅游总公司赔偿赵6000元,并补刻赵养科署名于石上。

  茹桂,西安美术学院教授,也是陕西省内一位著名的书法家。2004年,他在参加“世界华人咏华山”活动时,看到在华山东门自己写的华山石刻上被刻上了“赵养科题”四个字。2005年6月,茹桂向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赵养科和华山旅游总公司侵权。

  在一审中,茹桂表示,在华山管理局(华山旅游总公司前身)1988年整修东门时,自己曾为华山题写了“独尊”和“华山”两幅字,当年无偿提供给华山管理局。赵养科表示,“华山”二字来自他为陕西省人民美术出版社题字的一份《华山导游图》。但二人均无原作。

  2005年10月,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委托陕西省检察院笔迹鉴定中心对华山石刻上的华山二字进行笔迹鉴定。作为参照,原被告双方必须提供不同时期的十幅作品以及现场书写的华山二字。两个月之后,鉴定结果出来了,确定华山东门石刻上的“华山”二字系茹桂笔迹。

  2006年3月12日,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本案作出了一审判决:作品的著作权应该归属于原告茹桂,被告赵养科的行为构成了侵权,判决赵养科在当地报纸上公开向茹桂赔礼道歉,并赔偿一定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抚慰金。同时法院认为,第二被告华山旅游发展总公司不存在侵权责任,但要在本判决生效后30日内将华山东山门石刻上华山二字的署名更改为原告茹桂。

  一审宣判后,赵养科表示不服,他认为笔迹鉴定只是近似性意见,不能作出肯定性判断,于是上诉至陕西省高院。

  今日二审开庭,庭审长达三个多小时,赵养科向法庭提供了新的证据,并由对方进行了质证。当事人双方就巨石上的“华山”二字到底是依照谁的字复制而来,以及赵养科是否侵犯茹桂的署名权这两个焦点问题进行了法庭辩论。

  庭审最激烈的一幕出现在双方展示照片时,书法家茹桂当庭质疑,巨石上的“华山”二字与“赵养科题”四个字的书写风格、运笔规律、转折停顿相差悬殊,他认为明显不是同一人的作品;而赵养科当庭辩称,差异的原因是书写时间隔了十年,并且不是由同一人雕刻而成的。法庭辩论结束后二人均向法庭表示,不愿调解。

  本案未当庭宣判。

  庭后,法院向双方当事人推荐,并一致同意的书法界专家吴三大、薛铸、叶龙、贾旭就本案争议的专业性问题进行了咨询。

  (责任编辑 徐兰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