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将农村普法工作推向新阶段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8:23 法制日报

  落实“五五”普法规划系列评论⑦

  “五五”普法规划首次把农民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强调要从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大力加强对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

  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我国农村的普法及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有力地促进了涉及农村、农业、农民的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民主法治理念在农民中逐步增强,农村干部依法管理水平和能力逐步提高。“四五”

  普法期间,各地普遍开展了“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创建工作,有609个行政村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农村的各项事业逐步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农村普法工作的广泛开展,有利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稳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一项首要的和基础性的工作,就是要极大地提高广大农民包括法律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正因如此,努力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成为“五五”普法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努力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要深入学习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着力培养和增强农民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和其他社会管理的能力,使农民了解和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努力提高农民法律素质,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的结合,创新农村基层法制宣传教育的途径和形式;开展对农村“两委”干部法制教育轮训活动,培养农村基层法制宣传员。

  努力提高农民法律素质,要突出抓好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明确用工单位法制宣传教育的责任,在进城务工人员管理活动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

  努力提高农民法律素质,要加大对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加强农村法制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法制教育基地,保证每村有一个法制宣传栏、有一个法制图书室、有一堂法制课、有一个法律明白人。总之,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抓住“五五”普法为农村普法工作带来的新契机,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结合实际,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将农村普法工作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