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杨绍福:"死亡教育"真的那么可怕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8:34 东方网

  心爱的宠物死了怎么办?自己的亲人、朋友离开人世该怎么面对?昨天,华东师范大学引进了首个幼儿情绪课程。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这个课程将首次把“生死”这种人生大命题引入到幼儿园课堂,老师甚至可能把五六岁的孩子带到一座墓前解释什么是死亡。(据《青年报》)

  “死亡教育”是否应该在幼儿阶段就开始进行,在墓前进行死亡教育是否合适,虽
然这些问题仍值得讨论,但在我看来,“死亡教育”引入学校教育体系,是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的。华师大一个研究小组专门对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3%的家长表示“难以接受幼儿园开展和死亡相关的活动”,有50%的家长认为“生死教育会让孩子觉得恐怖,对他的身心不利”。由此可以看出,家长对于“死亡教育”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对“死亡教育”心存恐惧,有意拒绝。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体系中,诚信教育、责任教育等正面的价值观引导受到重视,而死亡教育由于话题过于沉重,所以被拒绝和排斥于教育大门之外。而事实上,“死亡教育”虽然所谈的话题和内容没有诚信、责任等那么轻松,教学也没那么唯美,但它们的作用和价值是一致的。死亡教育虽然讨论的是与死亡有关的话题,但它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生”的价值,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可以说,“死亡”只是教育的内容和切入点,其实质仍然是生命教育。但从讨论“死亡”的角度来进行生命教育,有它独特的优势和价值。孔子说“未知死,焉知生”,我们也有同样的感触,那就是在看到有人生命消逝的时候,总是感触良多,生发出对“生活”、“生命”的感慨和重新认识。,这种认识和感触,是正面的劝导和讲授所难以实现的。而现在社会上常见的轻视生命、感觉生活无聊等现象,也正表明着“死亡教育”的缺失。其实,死亡教育早已获得了很多国家的认可,据统计,早在1973年时,就有600百所大学提供死亡教育课程,1976年时已经有1500多所中小学提供死亡教育课程。

  死亡是可怕的,但死亡教育不仅不可怕,而且具有巨大的现实需求和教育价值。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因而死亡教育也就应该得到正视,得到重视。通过死亡教育,学生将学会思考生命,珍惜生活,而不是对他们的身心不利。


作者:杨绍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