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让农民用上“放心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8:36 淄博新闻网

  ――淄川区加强农村药品购销网络管理纪实闫盛霆 程峰5月15日,淄川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接到群众举报:某村卫生室经营假药。该局工作人员马上赶到现场,在该村卫生室内发现了一盒某糖尿病医院的自制胶囊,无国家批准文号、产品生产批号。该卫生室提供不出该药品生产单位的合法资质证明和该药品的购进发票。执法人员在得知进货渠道后,顺藤摸瓜,在其进货单位又发现了7大盒此药品。依据国家《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此种药品为假药。以上单位将受到严厉处罚。

  淄川区农村人口占全区人口总数的80%,他们的用药靠1300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药品零售企业、服务性药品供应点所承担。为切实维护好食品药品生产流通秩序,淄川区在健全农村监督网、供应网“两网”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破解农村用药难题,确保农民用上便宜药、放心药。

  引进快速鉴别技术。过去,执法人员在检查药品时,主要靠人的感官辨别,这种办法严重滞后。为此,他们配备了药品快检箱等设备,选派专人参加了国家局举办的药品快速鉴别学习班,做到了快鉴规范、准确、科学。通过快鉴、初筛,将初步鉴定为假劣药品的送市级药品检验机构作最后鉴定,提高了药品抽检的准确率。通过使用药品快鉴技术,不仅较好地提高了药品监督抽验的针对性,使药品抽验工作真正成为药品行政执法的前哨,而且也为药监系统打造起一个可操作的技术监督平台,为药品的行政执法及案件处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健全监管队伍。今年4月,淄川区在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全部配备了食品药品监管助理员,并在各村聘任了协管员,由老党员、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担任。稽查与药检有机结合,提升快鉴结果利用率。由于城区社会环境和群众自我防范意识较强,假药往往流向广大农村,所以充分利用药品快鉴技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查办处理,及时堵住假劣药漏洞。今年3月1日,药管人员在开发区某村例行检查时,发现有人在宣传销售自制膏药,立即对其销售的600多元药品进行了先行登记保存。

  通过多项措施的实施,药(械)市场大监管格局在全区现已基本形成。

  近年来,通过对全区19个乡镇千余家涉药单位的药品现场监督检查,共快鉴药品计两千余批次,发现可疑药品280批次,经送市药检所进一步认定,现有155批次确定为假药,“现在用药真正放心了!”峨庄乡响泉村村民焦裕良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