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2亿农民工成为城市人会不会沦于新一簇贫困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8:43 金羊网-新快报

  社论 Editorial 草根情怀民间声音

  练洪洋 洪巧俊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日前在“中国—欧盟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上透露:未来五年,中国可能有出台系列政策,使近2亿农民工真正成为城市人。(见5月17日《第一财
经日报》)

  让2亿农民工融入城市,使农民工成为城市的主人,能减少农村人口,改变传统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设想是好的,这意味着3亿甚至4亿农村户口要在城市里落户———他们的配偶和孩子显然也要成为城里人。只是如果没有政策性的保障和完善的社保体制,他们可能会沦落为城市新一簇贫困群体。

  农民工成为城市人不可避免要面对几个问题。

  居住成本。农民工在城市里所从事的行业多半是低收入的工种,即使在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普遍的工资水平不过八百元左右,而且十几年未见提高多少。而如今的沿海地区城市,

房价每平方动辄数千,甚至上万,一套百来平米的房子过百万,别说叫他们买,送给他们住,恐怕也未必交得起各种各样的费用。即使是
经济适用房
,一套十多二十万,对他们来说也是天文数字。如果有这么多钱,他们回农村已经过得很好了,根本用不着在城市中寄人篱下。

  子女教育费用。农村义务教育已实行了免学杂费,但这些刚进城的农村子弟到城市读书免不免?如果不免,又增加了一笔开支。这绝对是一项不轻的经济负担。城市人还为此烦恼呢,何况农民工?

  医疗费用。城市的

医院治一个感冒少则数百,多则上千,动一次小手术要数万,天价医疗费也不鲜见,收入较高、有一定医疗保障的城市人对此都怨声载道,对于月工资不到千元的农民工来说意味着什么,不是很明显吗?

  工作保障。受到良好教育的城市人都饱受失业的困扰,而对文化技术水平普遍不高、靠零工散工赚钱的进城农民工来说,工作保障就更成问题。一旦失业,靠低保生存,其生活质量可能比自供自给的农村还要差。此外,文化认同、身份认同需要更长的时间,甚至不是一代、两代人可以实现的。

  所以,如果政府不实行倾斜性的政策,帮他们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将成为新一簇贫困群体也就在所难免。而如果政府采取政策性补贴,比如给进城落户的农民每人补贴5万元,一家以3口人计算15万元,这在一般的中等城市就能买得起经济适用房,对他们的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仍然实行免费,加上与城里人享用相同的医疗保障和社保体制,他们工资收入就可以维持生活。再说这种补偿也是合理的,他们离开了农村,土地转让,国家就应该付这笔转让费,来作为他们的安家费用。但5年内国家拿出15万亿元资金,这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全国的财政收入去年才突破3万亿元,国家总不能倾所有财政收入来补偿农民。因此说,5年内近2亿农民工成为城里人根本就是“大跃进”,一旦他们成为城市人而沦落为贫困人,在城市难以生存,回老家又没有土地耕种无法安身,带来的隐患就更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晓航/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