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三峡工程引领中国新型水电开发道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8:58 新华网

  

三峡工程引领中国新型水电开发道路

  

  

   ●最大限度发挥水利枢纽综合效益

  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中华民族“百年圆梦”的一项世纪

三峡工程引领中国新型水电开发道路
工程,从建设开始,三峡工程就力求实现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在内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三峡水库蓄水后改善了长江航道条件,“黄金水道”的作用得到更为充分的显现和发挥,大大地促进了川江航运的发展。

  ●建设“绿色”世纪工程

  从2001年到2010年,国家计划投入近400亿元治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将分批建成150多座污水处理厂、170多座城市垃圾处理场,将使三峡库区的污水及垃圾处理率达到85%以上。

  为保护三峡地区物种资源,三峡工程建立了陆生、水生自然保护区,甚至对淹没线下的珍稀植物也进行“移民”。

  ●以人为本破解“世界级难题”

  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对三峡移民政策进行科学调整,使移民工程顺利实施。三峡库区的安置容量不足,1999年国家对移民安置政策进行重大调整,鼓励和引导三峡农村移民外迁;三峡库区要搬迁的企业大多污染和亏损严重,国家根据这一情况又做出调整--破产关闭约1000家“污染、亏损和耗能多”的企业,为三峡库区的工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次脱胎换骨的机遇。

  为积极开展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国务院批准从三峡发电收入中每度电提取4.5厘钱设立三峡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提取0.5厘钱设立三峡库区移民专项资金,2004年至2009年,从三峡基金中提取总计30亿元建立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与后期扶持基金统筹使用。

  

三峡工程引领中国新型水电开发道路
三峡效益

  

三峡工程引领中国新型水电开发道路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1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世界最大的水电站——长江三峡电站32台机组到2011年全部投产发电。届时,中国将形成以三峡为中心的全国电网。

  李永安说,到2011年,三峡电站32台机组将全部投产,每年可发电1000亿度,有效保障全国电网的安全。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1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三峡大坝今年汛期将有能力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开始发挥防洪效益。

  他表示,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批准的2006年防洪调度方案,三峡水库今年汛期的蓄水水位不超过150米。这意味着如果遇到1998年那样的大洪水,通过发挥三峡水库的调蓄功能,可以保证长江中下游安全度汛。

  

三峡工程引领中国新型水电开发道路

  

三峡工程引领中国新型水电开发道路
三峡工程进展

  三峡大坝将于本月20日全线到顶,至此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坝基本建成,大坝坝顶公路预计10月通车。

  

三峡工程引领中国新型水电开发道路
解读三峡工程

  国家宏观调控为三峡工程创造良好环境

  科学规范的管理守住静态投资“底线”

  优化融资结构降低项目成本

  

三峡工程引领中国新型水电开发道路
三峡新课题

  三峡大坝即将全线到顶,这意味着三峡工程最核心建筑物――大坝基本完成。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说,大坝到顶之后还要面临三个方面的新课题。

  一是三峡三期工程建设还要实现围堰爆破、右岸厂房施工、导流底孔封堵、地下厂房建设、船闸完建、升船机建设等一系列重要建设目标。

  二是建设队伍的稳定问题。由于水电项目建设具有周期性这一特点,在工程即将结束的时候,工程建设者都要考虑出路问题。

  三是三峡大坝很快就要接受高水位蓄水的考验,其他各项工程正处于攻坚阶段。

  

三峡工程引领中国新型水电开发道路
探密三峡

  与地上建房不同,地下电站从天花板开始施工,一层一层往下开凿,每层高约10米。按施工进度,挖完9层大约要用3年时间。全部开挖完后,主厂房长311.3米,高87.24米,跨度为32.6米,足有29层楼高。其高度和跨度均居国内地下水电站之最。

  

三峡工程引领中国新型水电开发道路
三峡与百姓

  

三峡工程引领中国新型水电开发道路

  

  来自重庆市有关方面的消息称,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目前已累计完成移民搬迁安置94.1万人。根据三峡工程建设进度,重庆市三期(156米水位)移民任务已提前一年完成。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23岁的青年施迈德,五月畅游三峡后兴奋不已。他说,太美了,这次愉快的行程圆了他的三峡梦,他将把拍下的美景与亲友分享。

  三峡蓄水前,一些旅行社出于商业目的打出告别三峡游、三峡纯版游等广告,称三峡蓄水后风光不再。事实证明,蓄水后的三峡又添新景,魅力难掩,依然吸引力惊人。

  

三峡工程引领中国新型水电开发道路
世界瞩目三峡

  “真是太壮观了!”

  一来到雄伟的三峡大坝前,德国《商报》记者郝安德的赞叹便脱口而出。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三峡工地,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看到这个正在建设中的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

  5月17日,在三峡大坝即将全线封顶之际,20多家国外媒体的50多位记者来到三峡工地,集中采访三峡工程建设。和郝安德一样,大多数记者是第一次来到三峡,大都对三峡工程充满了兴趣与疑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