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编外交警”呼唤尊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9:03 温州新闻网

  据媒体日前报道,广州首批交通协管员目前已有1/4辞职了。而就在一个月前广州第二次招聘交通协管员时,曾有3000名广州市民争夺450个职位,一“冷”一“热”折射出的问题发人深省。

  目前交通协管员的待遇是每人每月工资福利1600元(含单位及个人支付的社保经费),奖金约200元,食宿自理。按说这1600元的工资,已超过一些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行情,
今年4月招聘第二批交通协管员时,3000人抢450个名额,近7:1的比例也显示了这一待遇的吸引力。

  但是这收入背后多了几分辛酸。有报道称,自去年12月8日正式上岗以来,首批450名交通协管员一直在“矛盾”中上路执勤。尽管多数市民对于交通协管员的指挥和劝导表示理解和支持,但仍有部分行人我行我素,认为协管员只是摆设,属于“编外交警”,只有一个小哨子,违章的最多被吹一次,没有交警的处罚职能,所以出现行人冷笑谩骂甚至大打出手的情况。有关人士介绍,上岗半年来,交通协管员受到比较严重的侵害已有11起,被辱骂讥讽、人身攻击则难以统计,“打人者中甚至还有中学生”。

  类似的不把“编外交警”放在眼里的事情,笔者亲眼所见不少。尤其在一些中小学附近,学生都爱骑车,而且三五成群,见到红灯视若无物,排成一排强行过马路。协管员的哨音早已淹没在众多司机愤怒的喇叭声中,对这些祖国的花朵,协管员只好自己站在十字路口中间,挡住“四个轮子”,保护“两个轮子”。

  其实别说是“编外交警”,就是手握惩罚权的正规交警也有类似遭遇。就在一个月前,两名女高中生在昆明市区骑

电动车逆行被交警拦下后,不但拒绝罚款,竟还猛抽交警耳光;无独有偶,吉林省一女
出租车
司机因无法拿出行车证,拒绝交警的扣车处罚,一怒便扇了两名交警共十多记耳光。而我们的交警非常理性,都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也许以上违章者都会这样想,我都这么大了,还要你们教我怎么走路?但是扪心自问,如果每个人都不守规则,没有人来保持交通秩序,在十字路口会是怎样的情景?整日在汽车尾气里打滚,交警、交通协管员被戏称为“马路吸尘机”,可还有人不理解他们的工作,令人怎能不“矛盾”、“辛酸”?

  这种不理解的背后,是对国家法规、对他人工作、甚至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更让人担心的是,如果这种不良行为成为下一代人的榜样,将后患无穷。

  《华南新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