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划定“如厕权”是身份意识作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9:05 上海青年报

  廖德凯

  河南省三门峡市医药局与下属单位恒生药品站有“隔阂”,便对药品站上局内公共厕所作了严格限制,只有正式职工才享有“如厕权”,而最近两年药品站自招的职工则无权“如厕”。该局一位负责人说,厕所是局里花钱建的,临时工不享有进此厕所“方便”的权利。(《大河报》5月18日)以前只听说过不准外单位人“如厕”,而且都受到了舆论的指责
,而该局对局内职工上厕所也分三六九等,实在让人瞠目。不准临时工进入公厕如厕,显然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的结果,而划定“如厕权”,正是社会身份意识在一些争议中的体现。

  “神仙打架”,当然不关普通职工的事,而临时工不能上厕所的规定,也并非真的指向临时工个人,这也只是“神仙”们的一个战略战术手段。然而,无论其真正的指向是什么,最终的受害者却是没有可靠身份的“凡人”,这说明,身份意识依然在某些人心中根深蒂固,“凡人”的权利,哪怕是最基本的生理上的权利,在“神仙”眼里,为了自己的需要,都是可以不管不顾,随意践踏的。而这一点,也是目前社会尚不能将每一个人以平等公民视之的恶果。

  身份意识由来已久,时至今日依旧不能消弭干净。当然,身份意识的种子也就遍散于普通民众心中。所谓的优越感,其实就是身份给个人带来的满足感,因为,身份的不同,直接导致了权利的差异。城里人和乡下人相比有优越感,

公务员和普通职工相比有优越感,正式职工和临时工相比有优越感,就是因为同等条件下的权利义务的差异,让前者感到满足。

  显然,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中,这种身份意识已经到了必须摒弃的时候了。因为自己的策略,就以身份为理由,不惜以牺牲“低身份”者的正当权利为代价,这样的意识,与目前我们所认识到的人性、人权相背离。毕竟,如今已经进入公民社会,不该再将身份社会的糟粕作为行事依据。

  一道厕所门,将身份意识的存在和根深蒂固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实在让人尴尬万分。这份尴尬,远比提着裤子进不去门而涕泪俱下的临时工为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