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解决医患需沟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9:20 东方网-劳动报

  医生为诊治病人的疾病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但有的病人却对医生提供的服务不满意,医患之间时常会发生矛盾冲突。冲突的根源在哪里?如何建立新型的医患关系?日前,记者来到本市一家综合性医院实地观察采访。[情景之一]一位患严重感冒的病人来到一家大医院看门诊。一位中年医生先询问病人情况,然后进行简单的诊治。这位医生似乎漫不经心,3分钟后开了药方,脸无表情地让病人到药房去取药。[各自说法]医生:这位病人患的是病毒性感冒,这种病不难诊断,一般用不着做其他的特别检查,所以我就马上开了处方。医生每
天要接触几十名病人,他们诉说的病情各种各样,如果我微笑,有的病人可能会认为我“幸灾乐祸”。所以,我在为病人看病时,总是以中性的表情待之。病人:我们排队挂号花去40分钟,排队候诊又花去近20分钟,医生看病只花3分钟,感觉这名医生有点随意。还有,医生完全可以态度好一点,比如对我们笑一笑,做一点注意事项的关照等。[点评]医生每天要接触很多的病人。从医生的职业要求来讲,要不断改善服务态度,完善服务程序,学会与病人交流沟通。这样,医患关系就能得到较好改善。[情景之二]门外病人排着长队候诊,一位50来岁的病人在接受医生的诊治。其间,有个医生的熟人进来,请医生先为他的亲属看病,医生答应了……在门外候诊的病人,不时有病人朝诊室里张望,脸上显出不高兴的表情。[各自说法]病人:我们到医院看病,排队挂号、候诊要花一个多小时。而医生的熟人随到随看,这样不公平,凭什么医生的熟人可以不遵守公共秩序?医生:其实,我也不愿意让熟人来“插队”,但有时候很难拒绝。原因嘛,有点说不清。碰到这种情况,自己有时候也有思想斗争,但常常身不由己。我也希望熟人理解我,不要“插队”,使其他病人看病时心情舒畅一些。[点评]看病,总有个先来后到的秩序。如果门诊医生能够用良好的医德医技来为病人服务,医患关系就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病人来医院看病,就能少一点烦恼。□记者范国忠相关链接>>>医师岗位职责●认真执行各科操作常规,各科之间互相配合、协调,发挥团队精神,保质保量完成门诊工作。●参加24小时值班、急诊、会诊、出诊、外出保健以及健康教育等常规工作,服从工作安排,按时按要求完成任务。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