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博物馆魅力不该在免费与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9:29 南方日报

  直言

  潮白

  昨天是第29个“国际博物馆日”。像往年的这一天前后一样,博物馆免费与否又成为热门话题。在一些人看来,我们的博物馆能不能吸引观众,全在于免费与否,免费了,人
就来了。在广州,一些博物馆在平时门可罗雀,而在每月免费的那天就人头涌涌,如逛庙会,似可作为旁证。

  不过在我看来,博物馆免费与否,还不应该是目前的焦点问题。目前的焦点问题应该是:博物馆能给观众提供什么,以及观众到博物馆去看什么。二者缺了其一,博物馆发挥功效都会大打折扣。前一个问题检验的是博物馆的定位和水准,后一个问题则检验的是观众的文化素质。因此,在博物馆方面,如果展品几年面貌不变,或者只是干巴巴地陈列了事,就不可能对观众构成吸引力。广州一些中小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参观任务,委托去的同学在博物馆代打个卡表示来过以应付,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观众方面,如果他以为去博物馆就是为了看宝贝,那么没有著名的宝贝他就会失望,而博物馆无论怎样努力也都会付诸东流。

  比较之下,博物馆能给观众提供什么更为重要;提升大众素质,也正是博物馆的功能之一。理论上看,一个人无论学识怎样渊博,到了博物馆,也会感到贫乏的一面。其实早在130多年前,近代思想家王韬在游历欧洲参观大英博物馆时就认识到了博物馆的功用。他赞赏大英博物馆“博采旁搜,综括万汇,悉备一庐”,目的在于“佐读书之不逮而广其识也”,因而感慨其“用意不亦深哉!”笔者比较喜欢逛博物馆,读书时的专业贴近,也有兴趣,但对不少博物馆的展出方式感到乏味。多数铭牌文字,准确是准确了,简洁是简洁了,但是专业性太强,不够通俗,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没办法理解。毕竟,博物馆应该是一个相对“轻松”地接受知识的地方。因此,我们的博物馆还要多练内功。

  王韬在其欧洲之行的《漫游随录》还记叙道,大英博物馆“于礼拜一、三、五日启门,纵令士庶往观”。这里的“纵令士庶往观”,就是免费参观。现在不知道他们还是不是这样做;但是显然,我们的博物馆一旦免费了,观众进来了,看什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不能把观众进来当成目的,热衷于数字上的热闹;应该牢记观众进来的目的是为了“广其识”。那么,一些博物馆以娱乐化方式招徕观众,不仅需要非议,而且是应该坚决制止的。

  以时下我们国家博物馆及大众素质的现状看,即便免费,也未必能收到相应的效果。所以,关于博物馆问题的发力点不必纠缠于免费与否。某种程度上看,如果一个博物馆靠免费才能吸引观众,将是那个博物馆的悲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